清代文言短篇神怪小说中的儒士形象
发布时间:2017-09-01 22:25
本文关键词:清代文言短篇神怪小说中的儒士形象
【摘要】:文言短篇神怪小说以神魔鬼怪为描写对象,通过对神异的描绘折射社会生活,体现作者的爱憎、理想与追求。经过魏晋之产生、唐代之发展,文言短篇神怪小说在清代迎来创作上的高峰,诞生了《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等众多优秀作品集。这些小说在当代仍然在市面上有所流通,主要收录在以下二十五部作品集中:《聊斋志异》,《谐铎》,《柳崖外编》,《六合内外琐言》,《小豆棚》,《萤窗异草》,《子不语》,《夜谭随录》,《听雨轩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耳食录》,《三异笔谈》,《咫闻录》,《履园丛话》,《埋忧集》,《里乘》,《遁窟谰言》,《浇愁集》,《右台仙馆笔记》,《淞滨琐话》,《后聊斋志异》,《醉茶志怪》,《夜雨秋灯录》,《客窗闲话》和《尾蔗丛谈》。作品中的儒士形象作为与作者联系最为密切的人物形象,或是作者自身的反映,或是作者理想的塑造,从多方面透出一代文人的喜怒哀乐。研究这一类形象,有助于我们了解清代文人的生存状况和内心世界,在对神魔鬼怪的热衷之外,给予平凡的人一点关注。在这些看似平凡的人物身上,有最真实的渴求,也有求不得的无奈。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值得细心研读,一代文人对世态、信仰、人生、传统的态度就隐藏在这些儒士形象的背后。尽管在艺术魅力上,富有个性的儒士形象并不多见,此类形象往往在作品中沦为配角,但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对现实社会的折射仍然保证了这类形象的研究价值。论文第一章对选题概念和文本范围进行划分,明确所要研究的对象,并对相关研究现状做了整理,简要陈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对儒士形象进行分类研究,从社会地位、处世原则、才能技艺和生命种类四个角度进行划分,将典型形象与儒家思想、时代背景相结合,通过对各类儒士形象进行细致分析,研究清代儒士的生存状况和思想观念。第三章主要研究儒士形象所反映的思想文化内涵,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解读,阐释其对黑暗现实的挖掘,对鬼神之意的态度,对浮生若梦的慨叹,和对传统观念的取舍,通过四个方面的探究展示清代儒士对个人幸福与价值实现的追求。第四章对儒士形象的魅力进行品评,一方面肯定部分个性形象的趣味,从标新立异的行为和机智幽默的语言两个角度进行展示;另一方面从整体陈述儒士形象沦为配角的现象,阐明其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弱势地位,并联系作者倾向、读者喜好和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结语对清代文言短篇神怪小说中的儒士形象做出客观评价,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艺术价值和重要地位。
【关键词】:清代神怪小说 文言短篇 儒士形象 艺术魅力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章 绪论8-18
- 一、神怪小说概念界定8-9
- 二、选题的意义9-11
- 三、研究文本范围11-13
- 四、学界研究现状13-16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儒士形象的分类研究18-38
- 一、按社会地位划分18-22
- (一) 尚未入仕的儒生18-20
- (二) 掌握实权的官员20-22
- 二、按处世原则划分22-28
- (一) 恪守礼教型22-25
- (二) 背弃礼教型25-28
- 三、按才能技艺划分28-33
- (一) 只学作文的儒士28-29
- (二) 文武双全的儒士29-31
- (三) 士商结合的儒士31-33
- 四、按生命种类划分33-38
- (一) 人间儒士33-35
- (二) 神界儒士35-36
- (三) 鬼界儒士36-38
- 第三章 儒士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38-58
- 一、关于世态——黑暗现实的挖掘38-43
- (一) 对世情凉薄的讽刺38-40
- (二) 对官场肮脏的痛恨40-42
- (三) 对时代动乱的叹息42-43
- 二、关于信仰——鬼神之意的神秘43-47
- (一) 果报——带有劝诫意味的演绎44-45
- (二) 意外——带有戏谑意味的质疑45-47
- 三、关于人生——浮生若梦的慨叹47-51
- (—) 梦境——转瞬即逝的欢乐47-49
- (二) 现实——无可奈何的释然49-51
- 四、关于传统——取舍之间的挣扎51-58
- (一) 金榜题名——对科举的执念与怨念51-53
- (二) 洞房花烛——对婚恋的旧识与新解53-58
- 第四章 儒士形象的艺术魅力分析58-66
- 一、个性形象的趣味58-60
- (一) 标新立异的行为58-59
- (二) 机智幽默的语言59-60
- 二、沦为配角的儒士60-66
- (一) 质量上——为女性形象所超越61-63
- (二) 数量上——为其他形象所湮没63-66
- 结语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华娟;《聊斋》男性角色弱化现象析[J];蒲松龄研究;2003年03期
2 高玉海;鬼蜮世界的名士风流——谈魏晋风度在志怪小说中的折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3 韩希明;;试论《阅微草堂笔记》对文人的伦理批判[J];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04期
4 欧阳健;神怪小说发覆──关于重新评价神怪小说的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本文编号:774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7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