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张爱玲小说的战争叙事研究(20世纪40—70年代)

发布时间:2017-09-15 21:51

  本文关键词:张爱玲小说的战争叙事研究(20世纪40—70年代)


  更多相关文章: 战争 小说叙事 张爱玲


【摘要】:20世纪40到70年代是张爱玲创作最为丰盛的时期,恰逢此时国内外局势动荡,战争频繁。经历了上海“孤岛”时期、沦陷时期以及香港“围城”时期的张爱玲,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战争体验。这份体验融合张爱玲自身的思想特点及创作风格,便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战争叙事模式和文本创作特色。张爱玲对于战火下苟安偷生的各阶层市民及其命运,作了细致深入的刻画和思考;并对在战火中经历从封建到现代蜕变的中国社会所遭遇的问题进行了宏观的把握和反思。张爱玲小说创作以20世纪50年代为分水岭,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对前期作品的分析,主要以小说《创世纪》、《小艾》及《少帅》为对象。在前期作品的战争叙事中,张爱玲将封建家庭和现代战争作为对峙的两方,实质上象征着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与裹挟着外来文化的现代思想的碰撞和对垒。此时期张爱玲对战争题材的处理,还部分地融入了五十年代大陆文坛倡导的无产阶级文艺理念,《小艾》便是典型例子。对后期作品的分析,则主要依托小说《浮花浪蕊》及《色,戒》。在后期作品中,张爱玲的战争叙事向散淡自然的风格转变,形式上追求散漫,内容上则以含蓄的反讽来反思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总体来看,张爱玲在前后期作品中都流露出较为明确的战争观和政治观,即对政治运动及党派斗争保持疏离,对战争状态下盛行的国家主义思潮也持保留态度。她追求思想的自由和创作的个人化,在创作中孜孜探寻战乱下人性的仓皇与从容,局限与恒常,以慈悲之心去体悟和包容战争状态下的各式生命选择。
【关键词】:战争 小说叙事 张爱玲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8-10
  • 二、研究综述10-11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1-13
  • 第一章 战乱下张爱玲的生活态度及战争态度研究13-20
  • 第一节 对物质生活的沉湎,对人生虚无的悲观13-16
  • 第二节 对国家主义、政治许诺的疏离冷淡态度16-18
  • 第三节 双重“孤岛”张爱玲18-20
  • 第二章 张爱玲前期作品中的战争叙事20-42
  • 第一节 紧密缠绕的家族叙事与战争叙事20-25
  • (一)家族的功能:封建中国的最后一层保护膜21-23
  • (二)战乱下混沌幽秘的封建大家族气氛23-25
  • 第二节 战争叙事中的男性形象25-31
  • (一)忠于皇权的晚清遗老26-27
  • (二)委顿无能的封建丈夫27-28
  • (三)兼具新旧派思想的军阀将领28-31
  • 第三节 《少帅》:两性眼中的政治与战争31-37
  • (一)男性的“酒桌政治”32-34
  • (二)戏剧化与诗化:女性视角过滤后的战争与政治34-37
  • 第四节 《小艾》——双重创作理念作用下的战争叙事37-42
  • (一)小艾的人物塑造——张爱玲融入无产阶级创作理念的尝试38-39
  • (二)五太太的人物塑造——张爱玲对个人化创作理念的依循39-41
  • (三)双重创作理念作用下产生的特殊审美趣味41-42
  •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作品中的战争叙事42-59
  • 第一节 散淡自然风格影响下的战争叙事42-43
  • 第二节 意识流的叙事,多视点变换的叙述43-49
  • (一)意识流的叙事,带出流亡者的流离命运44-47
  • (二)多视点变换叙述,,统摄乱世下的国事人情47-49
  • 第三节 对战争和政治的含蓄反讽49-52
  • (一)《浮花浪蕊》中意在言外的语言艺术49-51
  • (二)《色,戒》的反高潮叙事51-52
  • 第四节 亦幻亦真,以艺术世界消解乱世下的不安52-59
  • (一)《浮花浪蕊》中的毛姆之眼53-55
  • (二)《色,戒》中王佳芝的舞台悲歌55-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64-65
  • 后记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秀平;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运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任雅玲,王志海;参差对照的美学观——浅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特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3 郑孝萍;神秘而苍凉——谈张爱玲小说的情绪体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王馨;;俗与雅的完美结合——读张爱玲小说有感[J];南方论刊;2001年11期

5 吴静;张爱玲小说的反讽艺术构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6 孙红震;苍凉遮蔽下的温情言说——张爱玲小说情感意蕴探微[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邵丽坤;张爱玲小说中的叛父、审父意识[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梁彬;认同主题的显现与退隐——对张爱玲小说创作辉煌期的认同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张毅;;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启示[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5期

10 东红;;论张爱玲小说的时间特性[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幸谦;;反父权体制的祭奠——张爱玲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艾萍;;浅谈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乔向东;;反驳与偏离——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4 章渡;;反高潮——张爱玲小说的叙事风格[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5 朱凌;;“母性”的现代重构与解构——论张爱玲小说中“母性”形象的叛逆[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子雨;文学匿名、张爱玲小说的契机以及广播的文化品位[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白银电大 张青莲;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N];甘肃日报;2009年

3 史文;十月文艺版《色,戒》搭电影车上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本报书评人 杨小洲;《阅读的故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左怀建;浮世也悲哀[N];中国妇女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张裕;钟璐:我感受着,编我的舞[N];文汇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虹;更衣记—论张爱玲小说的舞台改编[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2 李庆;论张爱玲小说的否定结构[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杜艳;张爱玲小说中“女人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肖寒s

本文编号:8591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591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