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饶节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3:42

  本文关键词:饶节诗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饶节 诗歌 内容 风貌 意义


【摘要】:饶节(1065-1129),原字次守、进父,后改为德操,抚州临川麻姑山人(今江西省南城县西面)。后邓州香岩寺祝发为僧,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饶节被列入吕本中的《江西宗派图》,属于江西诗派成员。饶节既是江西诗派风格的继承者又是其开创者,不仅继承了黄庭坚诗歌的拗崛硬气,还开创了萧散活泼的诗歌风格。饶节晚年诗歌风格的转变对吕本中的“活法”具有启发性作用,同时还引导着后期江西诗派风格从瘦硬拗崛到平易流畅的转变。饶节其人其诗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因而对饶节诗歌思想内容、风格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理解江西诗派的整体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讲,饶节诗歌研究对于江西诗派研究领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宋元yP后期的政治及文化环境为背景,以江西诗派整体的诗歌创作为参照,对饶节其人其诗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主要从饶节的生平交游、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诗歌影响方面进行探讨,特别注重分析饶节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理禅融通的诗学理念。本文共分为以下部分:绪论,对饶节的研究现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研究饶节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确立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创新点。第二章是饶节的生平及交游研究,主要研究饶节本人性格特点、生平和交游经历。从他的交游经历中探析出对其诗歌创作历程的影响。第三章主要论述饶节诗歌的内容及其主题倾向,探索饶节一生的思想历程。第四章重点论述饶节诗歌的艺术风格特点和艺术手法,探究出饶节诗歌独特的艺术风貌。最后一章第五章主要分析饶节诗歌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深远影响。
【关键词】:饶节 诗歌 内容 风貌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意义7-8
  • 1.2 研究综述8-11
  • 1.3 研究创新点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饶节生平及交游13-23
  • 2.1 饶节生平13-19
  • 2.1.1 个性人品13-15
  • 2.1.2 人生经历15-19
  • 2.2 饶节交游考19-23
  • 2.2.1 与江西诗派诗人的交游19-20
  • 2.2.2 与理学家的交游20-21
  • 2.2.3 与佛道中人的交游21-23
  • 第三章 饶节诗歌主题分类23-41
  • 3.1 仕途坎坷之慨23-26
  • 3.1.1 怀才不遇,满含幽怨23-25
  • 3.1.2 命途多舛,沉寂下僚25-26
  • 3.2 惺惺相惜之情26-31
  • 3.2.1 深切思念,不能忘怀27-29
  • 3.2.2 相聚相别,眷恋不舍29-31
  • 3.3 玉洁松贞之吟31-33
  • 3.3.1 梅兰松竹,高洁坚贞31-32
  • 3.3.2 谦谦君子,品格高尚32-33
  • 3.4 佛禅悟道之思33-41
  • 3.4.1 裂儒从释,红尘未了33-36
  • 3.4.2 以禅安心,参禅悟道36-37
  • 3.4.3 宣扬佛法,规劝世人37-41
  • 第四章 饶节诗歌艺术风貌41-49
  • 4.1 艺术手法41-44
  • 4.1.1 喜好用典41-42
  • 4.1.2 善于锤炼语言42-43
  • 4.1.3 力求修辞新颖43-44
  • 4.2 诗歌风格44-49
  • 4.2.1 瘦硬峭拔44-46
  • 4.2.2 平淡幽冷46
  • 4.2.3 萧散轻快46-49
  • 第五章 饶节诗歌意义及影响49-55
  • 5.1 理禅融通的诗歌典范49-53
  • 5.1.1 诗禅相融49-51
  • 5.1.2 理禅融通51-53
  • 5.2 江西诗派后期诗风转变的先导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继猛;;《改德士颂》发微[J];人文杂志;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燕兰;饶节诗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1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01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b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