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侵凌与自我的毁灭——张爱玲小说的拉康式解读
本文关键词:他者的侵凌与自我的毁灭——张爱玲小说的拉康式解读
【摘要】: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张爱玲 拉康 自我 他者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张爱玲的小说有着极为精妙的心理刻画及心理分析特征,人物的举动、对话、背景的转换,甚至连气味、光线都能映射出人物的心理波动,如《心经》中许小寒与母亲同乘一辆车去找其父时,“油布上的泥垢的气味”“水滴滴的头发的气味”,让她“突然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厌恶与恐怖”[1]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秀平;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运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任雅玲,王志海;参差对照的美学观——浅析张爱玲小说创作特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3 郑孝萍;神秘而苍凉——谈张爱玲小说的情绪体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王馨;;俗与雅的完美结合——读张爱玲小说有感[J];南方论刊;2001年11期
5 吴静;张爱玲小说的反讽艺术构成[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6 孙红震;苍凉遮蔽下的温情言说——张爱玲小说情感意蕴探微[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邵丽坤;张爱玲小说中的叛父、审父意识[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梁彬;认同主题的显现与退隐——对张爱玲小说创作辉煌期的认同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张毅;;谈张爱玲小说的现代启示[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5期
10 东红;;论张爱玲小说的时间特性[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幸谦;;反父权体制的祭奠——张爱玲小说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2 艾萍;;浅谈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3 乔向东;;反驳与偏离——张爱玲小说对于新文学的反抗[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4 章渡;;反高潮——张爱玲小说的叙事风格[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5 朱凌;;“母性”的现代重构与解构——论张爱玲小说中“母性”形象的叛逆[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白银电大 张青莲;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N];甘肃日报;2009年
2 本报书评人 杨小洲;《阅读的故事》:他到底写了些什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左怀建;浮世也悲哀[N];中国妇女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虹;更衣记—论张爱玲小说的舞台改编[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2 李庆;论张爱玲小说的否定结构[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杜艳;张爱玲小说中“女人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肖寒s,
本文编号:9427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4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