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中的“诗仙”杂论
本文关键词:《全唐诗》中的“诗仙”杂论
【摘要】: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仙"一般都认为是指称李白,而文章通过对《全唐诗》中"诗仙"的检索,却发现有七位诗人被称为"诗仙",其中并无李白。文章通过对七位诗人的"诗仙"称谓的考察,可以看出"诗仙"这一称谓由最初的泛指到后来的特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诗仙"之称由白居易、李益等人最终固定到李白,是人们对众位唐朝诗人诗歌的艺术价值比较抉择的结果,也是李白诗歌自身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逐渐为人们所认知的过程。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全唐诗 诗仙 李白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中国古代文学中,在谈及“诗仙”这一词语时,人们通常所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白的诗歌以其奔放豪迈、清新飘逸的风格为世人所喜爱,世人称之为“诗仙”。李白“诗仙”的称谓最早见于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宏伟;;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刘丽;;《全唐诗》中的唐代女子袒胸装探析[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刘利连;;移愁来手底 送恨入弦中——从《全唐诗》窥探唐代筝艺[J];黄河之声;2011年23期
4 傅璇琮;;关于《全唐诗》的改编[J];文学遗产;1989年04期
5 朱珂苇;;《全唐诗》诗境中舞蹈艳丽缤纷的艺术展现[J];作家;2014年08期
6 张靖华;;《全唐诗》中的元宵诗考述[J];语文学刊;2010年15期
7 陈忠;《全唐诗》审读后的思辨──隔海问答录[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8 黄震云,霍志军;《全唐诗》补遗[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李胜;李远并非“《全唐诗》中惟一有诗作传世的巴渝籍作家”[J];文学遗产;2004年06期
10 范崇高;《全唐诗》断句指误一则[J];江海学刊;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时进;;《全唐诗》编校者叙录[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2 彭庆生;;贞观诗歌系年考(上)[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黄世中;;爱的困扰与半娼式恋情——《全唐诗》女冠恋歌透视[A];东方丛刊(1997年第4辑 总第二十二辑)[C];1997年
4 严明;权应相;;唐诗与歌妓[A];东方丛刊(2002年第2辑 总第四十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家庄铁道大学 宋俊丽;《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N];光明日报;2014年
2 鲁六;从《全唐诗》看唐代酒文化[N];文艺报;2007年
3 吴菲;三百年等一回:从《全唐诗》到《全唐五代诗》[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记者 谢苗枫 实习生 周颖 通讯员 谭杰;《全粤诗》编完汉代至明朝作品[N];南方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滕云;唐代落第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谢遂联;都市文化与唐代诗人心态[D];扬州大学;2008年
3 田晓膺;隋唐五代道教诗歌的审美管窥[D];四川大学;2006年
4 岳娟娟;唐代唱和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孟祥光;唐代赋役制度与田家诗[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向宇;《全唐诗》神仙辑考[D];安徽大学;2012年
2 张全晓;《全唐诗》岁时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豫鄂;《全唐诗》中的服饰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冷雯雯;从《全唐诗》看唐代的茶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奚滢;《全唐诗》里的“香”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许林军;《全唐诗》涉酒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丽娟;从《全唐诗》中看唐代桑蚕丝绸业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华晓露;从《全唐诗》含“和”词语看《汉语大词典》的疏失[D];中南大学;2009年
9 应利;《全唐诗》颜色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现;《全唐诗》中的山石意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9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8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