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陆俨少云水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1 20:54
【摘要】:陆俨少的山水画中以独特新奇的云水技法在山水画坛中自成一家,其山水画中云水技法的产生及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自古至今山水画家在创作中无不重视云水技法的运用,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表现云水的技法与理论。本文通过对传统山水画中云水技法的整理,分析陆俨少山水画中云水法对传统云水法的继承与创新,并深入分析创新的成因背景和思想渊源。结合陆俨少不同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对云水法在其作品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比较各时期山水画中云水法的笔墨特点,并对当今山水画坛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归纳。文章重点在于研究陆俨少山水画中云水法的产生原因、特点和在其山水画作品中所产生的虚实和取势的作用。指出深入探究陆俨少的云水技法,对于解决如何从传统和自然中吸取营养,创立自身的绘画语言,这一课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Abstract]:Lu Yanshao's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unique novel cloud and water techniques in the landscape painting of its own, its landscape painting in the production and role of cloud water technique has a high research value. Since ancient times, landscape painters hav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water techniques in their creation, and have formed a set of effective techniques and theories to express cloud water. Based on the arrangement of cloud and water techniques in traditional landscape paint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loud water method in Lu Yanshao landscape painting,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origin background and ideological origin of innovation. Combining with Lu Yanshao's landscape painting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cloud water method in his works,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and water painting in each period, and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landscape painting on the world 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aint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uses,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the fictitious reality and potential in Lu Yanshao's landscape painti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exploration of Lu Yanshao's cloud and water techniques is of certai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absorb nutrition from tradition and nature and to create his own painting languag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月秋;;笔精墨奇写意气——浅谈陆俨少的山水画创作[J];美术大观;2010年03期

2 寿觉生;;陆俨少山水画艺术析论——陆俨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J];书画艺术;2010年01期

3 黄鼎;;陆俨少画作的分类解读[J];文艺研究;2008年11期

4 王永林;陆俨少画作售伪又出新手法[J];艺术市场;2003年08期

5 黄静;;走进陆俨少的世界[J];美术之友;2008年06期

6 ;第三届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出版物大奖[J];中国花鸟画;2009年04期

7 张耀伟;;怀念陆俨少[J];中医药文化;2011年03期

8 韩天衡;;一个时代的山水画巨匠——陆俨少[J];中国书画;2005年09期

9 ;陆俨少作品拍卖记录[J];中国书画;2005年09期

10 黄鼎;陆俨少画价今昔谈[J];收藏家;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延超;周菲菲;;降水云系云水资源评估的方法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陈洪滨;;从星—地微波衰减测量反演云水柱含量的设想[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李萍阳;;雷达反射率资料在WRF中的应用——物理初始化方案理想场试验[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刘秦玉;秦婷;;热带三大洋海表温度和云水关系的初探[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秦玉;秦婷;;热带三大洋海表温度和云水关系的初探[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金华;;河南一次西南涡和冷锋降水的云微物理模拟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洪延超;周菲菲;李宏宇;;河南冷锋云系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增雨潜力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董廷猷;盛建萍;李振刚;张再杰;;开发云水优化生态 确保可持续发展[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9 王叶红;赵玉春;李红莉;崔春光;;AREM模式热启动数值试验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何晖;金华;李宏宇;刘建忠;;一次人工消减雨作业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关法;陆家云水 飘逸灵动[N];中国商报;2005年

2 吴湄;西泠印社春拍预展先声夺人[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刘东;收藏扇面 快乐投资[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4 邢鸽平;国画大师陆俨少百年诞辰推全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包立民;画坛别才吴静山[N];美术报;2007年

6 隗瑞艳;2005盘龙秋拍即将开槌[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浙江四大家”精品展及其学术定位[N];美术报;2011年

8 陈辉;山水画大师陆俨少[N];市场报;2004年

9 余后;霎时锦绣江山出[N];中国商报;2007年

10 赵耕;市政协领导与《云水谣》主创人员座谈[N];北京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剑;道心绘境[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毓荃;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4 王小兰;使用物理方法由TRMM/TMI亮温资料反演中国陆地降水[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戴光莹;中国当代城市题材山水画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6 罗颖;意象与色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7 易菲;六朝山水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汪方;NCC/IAP T63海气耦合模式云辐射参数化方案的改进及其在气候模拟中的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赵震;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中尺度双参数方案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马潇;世纪之交中国电影趋势[D];苏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一辉;陆俨少云水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司冬利;论陆俨少的“自由王国”境界[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3 廖大勇;陆俨少山水画艺术风格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刘正杰;陆俨少课徒、写生稿的启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厉宣浩;陆俨少山水画点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宋s,

本文编号:2303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303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