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农民工题材美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3 07:48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民工群体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美术家视野之后,便以其鲜活的时代性与本土性成为了美术家反映社会现状、揭示社会真实的重要题材。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变化,美术家在创作农民工题材美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转变。围绕着新世纪农民工题材美术出现的新特征,本文拟从创作逻辑、身份建构、语言探索3个角度,展开对新世纪农民工题材美术创作的论述。
【文章来源】:美术.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他者”到“共情”:农民工题材美术创作逻辑的转变
二、身份建构:农民工题材美术的形象塑造
三、多元拓进:农民工题材美术的语言探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家的生活体验与艺术创作——以创作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工地记事》系列版画为例[J]. 孙锦谊. 西部学刊. 2018(06)
[2]身份建构:世界艺术中的肖像画[J]. 让·M.博加蒂,刘翔宇. 民族艺术. 2017(01)
[3]我眼中的农民工形象——《民工》系列创作随感[J]. 李传真. 美术向导. 2012(03)
[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王春光. 青年探索. 2010(03)
[5]我画农民工的感想[J]. 岳忠亮. 文艺评论. 2008(03)
[6]忻东旺:记录中国农民变化的表情[J]. 张洁. 人民论坛. 2006(05)
[7]《工棚》琐记[J]. 徐唯辛. 东方艺术. 2005(13)
[8]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李培林. 社会学研究. 1996(04)
本文编号:3060899
【文章来源】:美术.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从“他者”到“共情”:农民工题材美术创作逻辑的转变
二、身份建构:农民工题材美术的形象塑造
三、多元拓进:农民工题材美术的语言探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艺术家的生活体验与艺术创作——以创作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工地记事》系列版画为例[J]. 孙锦谊. 西部学刊. 2018(06)
[2]身份建构:世界艺术中的肖像画[J]. 让·M.博加蒂,刘翔宇. 民族艺术. 2017(01)
[3]我眼中的农民工形象——《民工》系列创作随感[J]. 李传真. 美术向导. 2012(03)
[4]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王春光. 青年探索. 2010(03)
[5]我画农民工的感想[J]. 岳忠亮. 文艺评论. 2008(03)
[6]忻东旺:记录中国农民变化的表情[J]. 张洁. 人民论坛. 2006(05)
[7]《工棚》琐记[J]. 徐唯辛. 东方艺术. 2005(13)
[8]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李培林. 社会学研究. 1996(04)
本文编号:3060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60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