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浅析
本文关键词: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画能够迥异于西方绘画,其与书法的结缘至关重要,形成了以线为主的造型语言体系,线成了塑造物象的最重要语言形式。中国绘画讲究“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已成为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标准,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尽管中国画在建国以后曾因西化观念的冲击,多次变革,但每次之变,最终还是回归到“书画同源”这样一条最有根本性的道路之上。关于这一点,“徐蒋体系”便是一个经典的例证,本文所研究的刘文西先生同样如此。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形质类型。这部分主要以对比的方法,通过大量作品图片梳理了中西绘画用线的异同,以及对于刘文西不同时期作品的分析,概括出其人物画用线在不同阶段的类型和线形呈现的气质特点。第二部分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师承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用比较的方法论述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的师承关系及风格形成脉络。第三部分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创变及价值意义。着重从三方面论述了刘文西独特绘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与特点,以及刘文西绘画产生的社会影响和价值意义。第四部分笔者对于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的借鉴和感悟。通过笔者毕业创作的探索与思考,阐述了刘文西水墨写实人物画用线对于笔者创作绘画语言的影响与感悟。
【关键词】:刘文西 水墨人物画 线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7
- 1 : 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形质类型7-18
- 1.1、中国画线的发展阐述——在比较中论述中西方绘画线的变化7-12
- 1.2、“细劲圆厚”——坚挺饱满的“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的融合12-14
- 1.3、“粗放雄强”——朴厚酣畅的意笔线描14-17
- 1.4、“方硬刚健”——刀凿斧斫的颤笔描17-18
- 2 : 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师承关系18-25
- 2.1、“十八描”——刘文西水墨人物画描法的传统积淀18-21
- 2.1.1: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线条形质的早期积累——“十八描”的影响18-20
- 2.1.2: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线条形质的拓展——书法与花鸟画的影响20-21
- 2.2、“强其骨”——潘天寿美学思想的承接21-22
- 2.3、“潜移默化”——蒋兆和水墨人物画用线手法的影响22-24
- 2.4、“积点成线”——李可染山水画与书法用笔关系的启悟24-25
- 3: 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创变及价值意义25-31
- 3.1、“书写性”——“笔性”与“心性”的融通25-28
- 3.1.1“书写性”解读25-27
- 3.1.2 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 — —“笔性”与“心性”的融通27-28
- 3.2、“绘画性”— — 线性笔墨与形象特点的兼容28-30
- 3.2.1“绘画性”解读28-29
- 3.2.2 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性笔墨与形象特点的兼容29-30
- 3.3、刘文西水墨人物画中线的价值意义30-31
- 4 : 对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的借鉴与感悟31-34
- 4.1 对于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的借鉴31-32
- 4.2 研究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及绘画的几点感悟32-34
- 结语34-35
- 注释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3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展作品38-39
- 附录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水墨人物画教学浅探[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林木;多点精神 多点思路─—当代水墨人物画断想[J];美苑;2001年03期
3 毕建勋;;水墨人物画画种备忘录[J];国画家;2002年01期
4 何兴泉;写生在水墨人物画教学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5 方瑞 ,王大鹏;浅析水墨人物画的笔墨意态[J];美术学报;2003年04期
6 崔成雨;水墨人物画系统教学的构想与实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7 舒湘汉;水墨人物画的变革与意义[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8 何光伟;浅析水墨人物画的造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晏阳;水墨人物画二题[J];美苑;2004年06期
10 崔成雨;水墨墨象与水墨人物画演进历程试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继谦;;文革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环境和基本特征[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李芹;;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创作[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也青;初论水墨人物画的当代传统[N];美术报;2005年
2 邹跃进;为水墨人物画开辟新领域[N];文艺报;2006年
3 赵殿玉;水墨人物画随谈[N];美术报;2011年
4 王稳苓;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出路[N];中国艺术报;2002年
5 沈友斌;论水法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N];美术报;2009年
6 程强;形神兼具 飘逸灵动[N];美术报;2011年
7 崔晓东;黄胄对水墨人物画发展的贡献[N];光明日报;2006年
8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美术馆研究员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马鸿增;“复出”的刘振夏:水墨人物画的新高度[N];美术报;2010年
9 记者 云菲;马国强水墨人物画展在京成功举办[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赵晨;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谈方增先[N];美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范治斌;水墨人物画的现(当)代性问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2 赵晨;延续、融合、拓展—新时期以来写实水墨人物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陈静;传承与变革—新中国十七年水墨人物画笔墨之变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4 叶盛;中央美术学院五六十年代水墨人物画教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5 张建伟;选择转换与融创[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礼福;惠女风情水墨人物画的创作与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石佳佳;解析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形成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项德娟;论都市水墨人物画的当代性演变及其现代经验[D];重庆大学;2006年
4 白苓飞;水墨人物画创作实践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5 卢攀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状与前景刍议[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6 冯会;试析都市水墨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刘思源;都市水墨人物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8 朱小坤;试论“水”在水墨人物画中的拓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周艳玲;水墨人物画装饰性语言表现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10 吕梦;浅析当代水墨人物画艺术表现的多面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刘文西水墨人物画用线浅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