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00:04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国内在大大小小的展览中出现大量了关于“夜”的当代油画,似乎“夜”这一神秘沉重的意象十分适合传达当代画家的艺术思考和彰显当代人的精神处境。“夜”在当代画家的笔下已经不再只是对自然现象的简单再现和反映,而转变为一种开放性和隐喻性的呈现。当代夜景油画不仅具备夜的形式符号、视觉特征,同时还具备了当代艺术家独特感受与的观念需求,以及对于当代社会和当代文化的干预性特征。所以在探讨当代样式的夜景油画时,“夜景”二字似乎有所限制了当代夜景绘画给人的想象,它容易让人联想到抒情的自然主义风景绘画图示,因此笔者也将当代夜景油画称为更为贴切的“当代夜境油画”。因为与传统的夜景油画相比时,当代夜境油画不只是以抒情的手法来对夜景进行客观描摹,追求的也不再只是夜的表象,而是脱离了“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属性,转向对于夜的意境和场域的追求,在这场域中还有对于当代人的生存体验、社会现状、人文现状的思考和反思。不管是绘画的形式语言或者审美情感特征还是作品背后的艺术思想都比传统样式的夜景绘画显得更为自由和深刻。所以当代夜境油画作品是一种更为符合时代精神和现代性审美需求的当代绘画方式。文章分为四章。首先,第一章是当代艺术观念对于夜景绘画的介入进行论述,并对夜景绘画在国内外产生与发展脉络成进行了梳理。然后,在第二章中对中国当代夜境油画呈现的几种方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释归纳,接着,第三章从形式语言特征和审美情感特征两个方面对当代夜景绘画的当代艺术特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四章则通过对近年来当代夜境绘画图示的不断剧增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剖析,以此来获得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学信息和对当下油画创作的启示。希望通过对当代夜境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线索和现状的研究了解,能为目前国内对于夜境绘画学术研究的缺失和遗漏状态尽绵薄之力。同时能够促进自己的夜景绘画创作。
【关键词】:当代夜境油画 中国当代油画 当代生存体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2
  • 第1章 中国当代艺术观念对夜景油画的介入12-17
  • 1.1 夜景油画艺术在中西方的产生与发展12-14
  • 1.2 当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夜境”油画的介入14-17
  • 第2章 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的类型17-28
  • 2.1 中国式意象夜景17-19
  • 2.2 感怀文化、历史的人文夜景19-22
  • 2.3 表现现代生活的都市夜景22-24
  • 2.4 表达个体生命经验的魔幻夜景24-28
  • 第3章 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的艺术特征28-36
  • 3.1 传统夜景油画的艺术特征28
  • 3.2 “夜境”油画的当代形式语言特征28-33
  • 3.2.1 多元化的光色表现29-31
  • 3.2.2 扁平化构成和深邃空间并存31-32
  • 3.2.3 多重时空错置的荒诞叙事32-33
  • 3.3 当代“夜境”油画的审美情感特征33-36
  • 3.3.1 神秘感33-34
  • 3.3.2 私密感34-35
  • 3.3.3 压抑感35-36
  • 第4章 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的启示36-40
  • 4.1 当代中国“夜境”油画大量出现的原因36-38
  • 4.1.1 社会心理原因36
  • 4.1.2 油画语言历史流变的影响36-37
  • 4.1.3 西方当代绘画的影响37-38
  • 4.2 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的启示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牟川;;可感知的二元对立宇宙观——梵高的夜景油画浅析[J];黑河学刊;2014年04期

2 杭春晓;;“绘画”的释放——康海涛的视觉结构[J];美苑;2012年05期

3 张小涛;;绘画的抗体 浅析中国当代新绘画语言特征[J];艺术与投资;2006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建华;颜文j绘画艺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姜旭昌;当代风景创作的人文精神召唤[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真;谈夜景油画的艺术特性及实践运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5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