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韩书力连环画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2:15

  本文关键词:韩书力连环画创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连环画是20世纪初叶在上海兴起的一个独特的画种,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作为西藏当代美术领军人物的韩书力,专家学者对其更多的关注是当下的布面重彩创作,而关于他的连环画创作的系统研究甚少。截止目前为止,还未有专家学者对韩书力的连环画的创作方面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考察韩书力创作的连环画《洪湖赤卫队》、《猎人占卜》、《邦锦美朵》,分析了三部连环画的创作历史背景,风格的演变、意境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在韩书力艺术历程上的重要意义,探求韩书力的早期艺术创作发展脉络。本文试图回到韩书力创作连环画的历史现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从韩书力创作连环画的动机、题材的选择等方面出发,把韩书力的这三部连环画作为文化、社会、政治、艺术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加以探索研究。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中国连环画的基本状况,其起源、在中国、在国外连环画的概念的界定,主要艺术特征,功能,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含三个章节分别论述了韩书力的三部连环画《洪湖赤卫队》、《猎人占卜》、《邦锦美朵》的创作的背景、选题的由来、连环画故事的内容、连环画艺术风格以及创作思想。第三部分即第五章分析了韩书力的三部连环画风格的演变,连环画的审美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现实意义。韩书力的连环画创作经历了早期学习、探索、最后成熟的三个阶段的艺术历程,确立他艺术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他今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韩书力 连环画 艺术探索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连环画概念的界定9-11
  • 1.1.1 中国连环画概念的界定9-10
  • 1.1.2 国外连环画概念的界定10-11
  • 1.2 连环画的艺术特征11-13
  • 1.2.1 图文并茂11
  • 1.2.2 连环性11-12
  • 1.2.3 雅俗共赏12-13
  • 1.3 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及各时期所发挥的作用13-16
  • 1.4 韩书力连环画研究文献综述16-23
  • 第2章 韩书力的连环画《洪湖赤卫队》23-32
  • 2.1 创作连环画《洪湖赤卫队》的历史由来23-25
  • 2.2 连环画《洪湖赤卫队》的历史背景和内容25-28
  • 2.3 连环画《洪湖赤卫队》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28-32
  • 第3章 韩书力的连环画《猎人占布》32-40
  • 3.1 创作连环画《猎人占布》的历史背景32-34
  • 3.2 连环画《猎人占布》的内容及创作思想34-36
  • 3.3 连环画《猎人占布》的艺术风格36-40
  • 第4章 韩书力的连环画《邦锦美朵》40-55
  • 4.1 创作连环画《邦锦美朵》的历史背景41-46
  • 4.2 连环画《邦锦美朵》的内容及创作思想46-47
  • 4.3 连环画《邦锦美朵》的艺术特色47-55
  • 第5章 结语55-64
  • 5.1 三部连环画的主题发展56-58
  • 5.2 艺术风格的演变58-60
  • 5.3 韩书力连环画的审美特色60-62
  • 5.4 韩书力连环画的现实意义62-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一 韩书力连环画出版年表68-69
  • 附录二 韩书力作品附图69-80
  • 附录三 韩书力采访记录80-8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7-88
  • 致谢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铭;;浅谈连环画的创作[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2 高琳;歌剧《洪湖赤卫队》研究之综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3 贺友直;谈连环画的构思、构图[J];美术;1982年06期

4 顾莲塘;谈连环画构图的变换[J];美术;1983年02期

5 夏硕琦;探索者的艺术 ——韩书力和他的《邦锦美朵》[J];美术;1985年04期

6 奚静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及其现代性[J];美术;2006年11期

7 程诚;;简述文革时期的美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6期

8 和生;;“文革”连环画 红色历史印痕[J];青年作家;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韩书力连环画创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67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6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