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与精神的表达—试析方增先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语言化
发布时间:2023-01-29 08:49
方增先,二十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广泛影响的“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和推动者。方增先的艺术之路向我们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家为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不断地求变革、图创新、不懈探索的艺术实践历程,其中饱含着他五十余年独特而丰满的笔墨探索。 鉴于方增先在中国水墨人物画领域做出的卓著贡献,研究方增先作品的造型语言及其思想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国画界对方增先作品造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作品造型与精神表达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理解现代中国画已取得的成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亦有助于笔者日后创作水平的提高。 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方增先造型的基石——“徐蒋体系”,方增先继承了徐、蒋绘画造型的精华,是对“徐蒋体系”关于笔墨与造型问题的再发展;第二部分论述方增先造型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包含对方增先不同时期代表作品的分析和阐释;第三部分概述方增先造型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第四部分主要讲述方增先绘画艺术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现实价值意义。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徐蒋体系”——方增先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基石
二、方增先水墨人物造型模式产生且不断发展
(一)、素描结构造型与写意花鸟画笔墨相结合
1、早期教育与时代背景
2、诸前辈的影响与浙江的人文环境
3、结构造型——方增先造型的本质
4、形神兼备——方增先造型的内在追求
(二)、构成与结构造型相统一——造型语言的新突破
1、求似到求美的转变
2、传统“再现”向现代“表现”过渡
(三)、积墨法的探索——意象造型与表现笔墨相结合
1、黄宾虹积墨山水的影响
2、《闲看行路人》、《家乡板凳龙》、《祭天》作品分析
(四)、书法是方增先造型的最好诠释
三、方增先造型的精神内涵——写实时代精神与传统写意精神融合
四、方增先造型对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一)、立足巾国文化传统,借鉴学习西方优秀文化
(二)、艺术要与时俱进,紧追时代精神
(三)、重视造型能力的训练
(四)、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深入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笔墨为本,改造素描,强化中国画特色——潘公凯先生谈浙派人物画的经验与启示[J]. 潘公凯,于洋. 美术研究. 2006(02)
[2]在写实与构成之间——方增先访谈[J]. 惠蓝. 美术观察. 2002(11)
本文编号:3732686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徐蒋体系”——方增先水墨人物画造型的基石
二、方增先水墨人物造型模式产生且不断发展
(一)、素描结构造型与写意花鸟画笔墨相结合
1、早期教育与时代背景
2、诸前辈的影响与浙江的人文环境
3、结构造型——方增先造型的本质
4、形神兼备——方增先造型的内在追求
(二)、构成与结构造型相统一——造型语言的新突破
1、求似到求美的转变
2、传统“再现”向现代“表现”过渡
(三)、积墨法的探索——意象造型与表现笔墨相结合
1、黄宾虹积墨山水的影响
2、《闲看行路人》、《家乡板凳龙》、《祭天》作品分析
(四)、书法是方增先造型的最好诠释
三、方增先造型的精神内涵——写实时代精神与传统写意精神融合
四、方增先造型对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一)、立足巾国文化传统,借鉴学习西方优秀文化
(二)、艺术要与时俱进,紧追时代精神
(三)、重视造型能力的训练
(四)、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深入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笔墨为本,改造素描,强化中国画特色——潘公凯先生谈浙派人物画的经验与启示[J]. 潘公凯,于洋. 美术研究. 2006(02)
[2]在写实与构成之间——方增先访谈[J]. 惠蓝. 美术观察. 2002(11)
本文编号:3732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3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