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民俗文化中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发布时间:2023-03-03 18:33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其上承汉唐传统,下启明清以来的木版画制作,贯穿中国整个木版年画的历史发展过程。它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生动载体。它的题材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科学的发展、材料工艺的演进以及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而不断的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体系。朱仙镇木版年画以一种的朴实、普及的审美形式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无论是从精神还是从物质,它都成为人民群众通俗易懂的教科书,在客观上,对人们起到了道德、历史、风俗,生产文化知识的教化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挂年画的习俗受到了新的文明元素和文明样式的挑战。时至今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传统木版年画艺术与现代社会关系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对现代的理念和传统木版年画艺术何去何从、如何认识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成因的探究及其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解析,阐释了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民俗文化背景和民俗文化功能...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朱仙镇木版年画概述
2.1 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探究
2.1.1 “年”的形成
2.1.2 “年”的风俗衍变
2.1.3 “年画”的出现与演变
2.1.4 木版年画的发展
2.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成因
2.2.1 直接原因
2.2.2 间接原因
2.3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2.3.1 制作工艺
第三章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俗功能透视
3.1 民俗概说
3.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俗文化背景
3.2.1 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3.2.2 中原地区的社会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3.3 朱仙镇木版年画人文价值的民俗透视
3.3.1 民俗观念的集中体现
3.3.2 民俗行为的集中体现
3.4 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价值的民俗透视
3.4.1 构图
3.4.2 色彩
3.4.3 人物造型
第四章 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4.1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现状成因分析
4.1.1 传统节日习俗观念的变异
4.1.2 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4.1.3 历史行为的毁坏
4.1.4 民间文化地位的丧失
4.1.5 技术传承的断流
4.1.6 现代创新带来审美的缺失
4.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建言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2893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朱仙镇木版年画概述
2.1 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探究
2.1.1 “年”的形成
2.1.2 “年”的风俗衍变
2.1.3 “年画”的出现与演变
2.1.4 木版年画的发展
2.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成因
2.2.1 直接原因
2.2.2 间接原因
2.3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2.3.1 制作工艺
第三章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俗功能透视
3.1 民俗概说
3.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俗文化背景
3.2.1 中原地区的地理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3.2.2 中原地区的社会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3.3 朱仙镇木版年画人文价值的民俗透视
3.3.1 民俗观念的集中体现
3.3.2 民俗行为的集中体现
3.4 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价值的民俗透视
3.4.1 构图
3.4.2 色彩
3.4.3 人物造型
第四章 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现状的思考
4.1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现状成因分析
4.1.1 传统节日习俗观念的变异
4.1.2 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4.1.3 历史行为的毁坏
4.1.4 民间文化地位的丧失
4.1.5 技术传承的断流
4.1.6 现代创新带来审美的缺失
4.2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建言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5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