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重彩画的当代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02:06
20世纪90年代,继新潮美术运动发生之后,中国一批艺术家开始重新审视当代艺术,他们反观民族艺术深厚的历史根源与文化传统,融合时代所化生的情感与心灵,在水墨画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实验。其中,“写意重彩派”呈现出鲜活的艺术面貌,其观念与时代接轨,画风独树一帜。艺术家从古典美学观念的桎梏挣脱出来,借鉴西方平面与色彩构成理念,变革“迹”与“象”的时代界限。极力追溯传统艺术浑沉、博大的文化底蕴,复兴传统笔墨储蓄的视觉意蕴和民族长久积淀的审美趣味,构建写意重彩画的当代性艺术语言。本文以“写意重彩画派”的发展轨迹为线索,结合相关学术讨论、艺术展览、个体法则、绘画功能,分析写意重彩画当代审美观与艺术表征,探索艺术家如何完成主体心境与当代情境的统一,如何实现东方图式走向世界舞台,进而把握写意重彩画的时代特质。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写意重彩画的发展轨迹
(一) 写意重彩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 传统水墨画寻求变革
2. 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介入
(二) 写意重彩画的当代演进
1. 林风眠写意重彩画初探
2. 当代“写意重彩画派”的探索
二、写意重彩画的当代审美观
(一) 写意重彩画的当代创作视角
1. 多维度表达
2. 个性化表达
(二) 写意重彩画的当代审美理念
1. 消解传统笔墨规范
2. 秉承意象表达
3. 强化色彩意识
4. 以迹象置换笔墨
三、写意重彩画的当代性艺术表征
(一) 形式构成下的张力与意境
1. 传统布白的隐退
2. 形式构成的张力显现
3. 相伴而生的意境
(二) 写意性造型表现
1. 解构传统造型范式
2. 整体抽象与局部具象
3. 平面造型与意象空间
(三) 意象性色彩表达
1. 反思古典绘画色彩
2. 转换民间色彩
3. 随“意”赋彩
(四) 多元的技术手段
1. 色与墨的制作实验
2. 拓展绘画媒材
3. 融入肌理语言
四、当代写意重彩画的影响
(一) 写意重彩画产生的时代意义
(二) 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展作品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76244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写意重彩画的发展轨迹
(一) 写意重彩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 传统水墨画寻求变革
2. 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介入
(二) 写意重彩画的当代演进
1. 林风眠写意重彩画初探
2. 当代“写意重彩画派”的探索
二、写意重彩画的当代审美观
(一) 写意重彩画的当代创作视角
1. 多维度表达
2. 个性化表达
(二) 写意重彩画的当代审美理念
1. 消解传统笔墨规范
2. 秉承意象表达
3. 强化色彩意识
4. 以迹象置换笔墨
三、写意重彩画的当代性艺术表征
(一) 形式构成下的张力与意境
1. 传统布白的隐退
2. 形式构成的张力显现
3. 相伴而生的意境
(二) 写意性造型表现
1. 解构传统造型范式
2. 整体抽象与局部具象
3. 平面造型与意象空间
(三) 意象性色彩表达
1. 反思古典绘画色彩
2. 转换民间色彩
3. 随“意”赋彩
(四) 多元的技术手段
1. 色与墨的制作实验
2. 拓展绘画媒材
3. 融入肌理语言
四、当代写意重彩画的影响
(一) 写意重彩画产生的时代意义
(二) 对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展作品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76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7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