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议“三远法”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与运用

发布时间:2024-12-31 22:29
  中国山水画有着特殊的观察方法和画面处理方式,从南朝宗炳提出的“近大远小”到谢赫提出“经营位置”,再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郭熙“三远法”的确立正是对前人理论和当时山水画创作的概要总结,也是中国山水画空间理论体系的重要完善,其对中国山水画理论的进步有着不可取代的历史意义,且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通过解读一些典型的山水画作品和结合自身创作实践,旨在对郭熙“三远法”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表现形式和运用途径进行分析,深入解析山水画中特殊的观察方式以及在空间表现上的特点:即“三远”并非仅立于一点而观,而是画家在空间上把“上与下”和“前与后”,以移步换景的方法综合构图。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三远”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其实质上是意境的表现手法之一,画家通过画面空间传递意境,它其实不仅仅是一种视觉方式的体现,更是画家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在绘画中的表现和应用方式。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高远”视平线图

图1-1“高远”视平线图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述从下望上,高处则为远处,当我们观景时,由于远近高低各不同,远山处的草木、建筑非常渺小。人站在离山较近的位置,仰视山形,山顶几乎看不清楚。站的远,看到山顶部分多,山石树木屋舍层次丰富。“深远”在画面表现层次丰富,层层深入,若视角可以延伸到画外,山后能见....


图1-2“深远”视平线图

图1-2“深远”视平线图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述从下望上,高处则为远处,当我们观景时,由于远近高低各不同,远山处的草木、建筑非常渺小。人站在离山较近的位置,仰视山形,山顶几乎看不清楚。站的远,看到山顶部分多,山石树木屋舍层次丰富。“深远”在画面表现层次丰富,层层深入,若视角可以延伸到画外,山后能见....


图1-3“平远”视平线图

图1-3“平远”视平线图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概述从下望上,高处则为远处,当我们观景时,由于远近高低各不同,远山处的草木、建筑非常渺小。人站在离山较近的位置,仰视山形,山顶几乎看不清楚。站的远,看到山顶部分多,山石树木屋舍层次丰富。“深远”在画面表现层次丰富,层层深入,若视角可以延伸到画外,山后能见....


图2-1五代荆浩《匡庐图》

图2-1五代荆浩《匡庐图》

鸟、的不画远、的现作,”图2-2分析《匡庐图》视角线图2-1五代荆浩《匡庐图》



本文编号:4021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21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