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山水画改良”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5-01-06 21:43
自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快速发展与演进,给予了这一具有悠久历史人文传统的艺术门类,及以广阔的视野空间和鲜活的生命活力。尤其是在新时期以来,在社会迅速的发展与衍变过程中,中国画的创作经历也发生了风格多样的开拓、技法观念的融创、媒介材料的探索等等,并呈现出丰富的、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在承继传统艺术精神的同时,美术家们也纷纷从创作实践、学术研究、绘画语言、表现形式都实现了多方面、多方位的拓进延展,在绘画上呈现出来了丰富、多元、多样的新时代艺术格局。本文通过笔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谈对此次山水画创作的感受与认识。在创作的前期,为素材的积累与写生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收集素材并用写生的方式快速的表现出来,为后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同时,在浏览了大量的书籍、画册,对徐悲鸿“山水画改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始了对徐悲鸿“山水画改良”的研究,笔者对徐悲鸿“山水画改良”的体会,与笔者的创作巧妙的结合,在发掘艺术大师在艺术创作的潜在能量过程中,领会到徐悲鸿山水画的空间结构、造型能力、笔墨关系,以及对中西方绘画精神的融合,这对于我们今后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绘画...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徐悲鸿“山水画改良”的内涵
(一)关于山水画“不分远近”——提出以焦点透视法作为空间表现方法
(二)关于“中国画不写影”——主张以明暗光影法取代勾勒法(书法用笔)
(三)关于“不能确定指为何树”——主张以客观再现代替山水画程式符号
二、徐悲鸿“山水画改良”在笔者前期写生中的运用
(一)写生经历
(二)写生目的及意义
(三)写生认识与体会
三、徐悲鸿“山水画改良”对笔者创作的启发
(一)毕业创作选题的背景与灵感
(二)空间表现对《梦萦家山之韵》创作的启迪
(三)造型笔墨对《幽静山泉觅清音》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24025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一、徐悲鸿“山水画改良”的内涵
(一)关于山水画“不分远近”——提出以焦点透视法作为空间表现方法
(二)关于“中国画不写影”——主张以明暗光影法取代勾勒法(书法用笔)
(三)关于“不能确定指为何树”——主张以客观再现代替山水画程式符号
二、徐悲鸿“山水画改良”在笔者前期写生中的运用
(一)写生经历
(二)写生目的及意义
(三)写生认识与体会
三、徐悲鸿“山水画改良”对笔者创作的启发
(一)毕业创作选题的背景与灵感
(二)空间表现对《梦萦家山之韵》创作的启迪
(三)造型笔墨对《幽静山泉觅清音》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24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2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