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梅清山水画风格的“豪放”之辨
本文关键词:关于梅清山水画风格的“豪放”之辨
更多相关文章: 钟嵘《诗品》 人物品藻 艺术修辞 感性经验 魏晋时代 印象主义 文艺评论 六朝时期 石涛 艺术研究
【摘要】:正从感性经验出发,以艺术修辞的方式概括绘画作品是中国自古以来艺术研究的传统做法。它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代的人物品藻之言谈习气和六朝时期钟嵘《诗品》式的文艺评论。这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艺术色彩的评论方式,固然会给绘画的研究者传递出一种简洁、完整、纯粹、唯美的感觉,但因其始终停留在"印象主义"式的"描述"层次上
【关键词】: 钟嵘《诗品》;人物品藻;艺术修辞;感性经验;魏晋时代;印象主义;文艺评论;六朝时期;石涛;艺术研究;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从感性经验出发,以艺术修辞的方式概括绘画作品是中国自古以来艺术研究的传统做法。它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代的人物品藻之言谈习气和六朝时期钟嵘《诗品》式的文艺评论。这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艺术色彩的评论方式,固然会给绘画的研究者传递出一种简洁、完整、纯粹、唯美的感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萍;钟嵘《诗品》研究论著索引(1926年—1996年)[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2 王运熙;21世纪《诗品》研究展望(笔谈) 争取钟嵘《诗品》研究的新成就[J];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邬国平;钟嵘《诗品》注释辨证[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宋红;钟嵘《诗品》析疑一则[J];文学遗产;2005年01期
5 姜晓云;“清”与“怨”的历史传承与钟嵘《诗品》[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3期
6 徐文茂;“文已尽而意有余”辨──论钟嵘《诗品》中的“兴”[J];学术月刊;2000年12期
7 程国赋;钟嵘《诗品》研究70年[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8 杨明;钟嵘《诗品》注释商榷[J];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9 张丽芬;气·怨·滋味——略论钟嵘《诗品》“怨”的美学意义[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10 邬国平;再论钟嵘《诗品》名次排序变例[J];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令原;;论钟嵘《诗品》对兴、比、赋的阐释[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凡;自然美探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顾农;“活剥”古人[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庆雷;钟嵘《诗品》的概念内涵与文化底蕴[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秀霞;唐宋钟嵘《诗品》接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徐超;“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品》“兴”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毕慧婷;钟嵘《诗品》对唐代诗学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4 单雪琴;论钟嵘《诗品》“滋味”说[D];新疆大学;2003年
5 潘自飞;从钟嵘《诗品》看魏晋诗文中“以悲为美”的审美意蕴[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21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2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