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山水清音图》的笔墨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3 12:06
本文关键词:石涛《山水清音图》的笔墨分析
【摘要】:石涛是"清初四僧"中最具影响、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画家,他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等绘画理论在当时以至现在的画坛影响很大。石涛热衷于笔墨的运用,强调"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山水清音图》是石涛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从该画中可看出,石涛笔墨兼用,尤其善用墨,枯湿浓淡兼重并用,湿笔较多;用笔方面,或细笔勾勒,很少有皴擦的痕迹,或粗线勾起,皴点并用。《山水清音图》的视觉触点最为强烈的是画面中各种笔墨的运用,把各种笔墨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石涛 山水清音图 笔墨
【基金】:“2015江苏省研究生创新项目”之一(SJLX15_0688)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石涛(1641—约1707),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明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明朝灭亡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遗人、瞎尊者等。擅花卉、蔬果、兰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其山水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反当时的摹古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姿,于气势豪放中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周;;《山水清音图》[J];创作与评论;2012年12期
,本文编号:5368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3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