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消逝的景致——透纳废墟作品的形成、风格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4 22:32

  本文关键词:消逝的景致——透纳废墟作品的形成、风格及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威廉·透纳 废墟 如画 风景画 浪漫主义


【摘要】:威廉·透纳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当众多学者的眼光都集中在透纳绘画作品中的光色实验时,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透纳具有浪漫主义特质的地志性和如画风格的风景画作。这种风格曾经构成了透纳早期风景画的主要面貌。纵观透纳的艺术作品,无论是油画、水彩画抑或是蚀刻画,我们均会在画面中发现大量的哥特式废墟、中世纪城堡以及古代遗迹等绘画因素。本文旨从分析十八世纪的英国历史文化语境入手,深入探讨废墟在透纳绘画作品中出现的原因。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威廉·透纳 废墟 如画 风景画 浪漫主义
【分类号】:J205
【正文快照】: 一、风格的形成1.地形水彩画的兴起英国在地理位置上靠近荷兰与弗兰德斯,因此远景绘画(prospect painting)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先传入英国。远景绘画产生于16世纪荷兰,以地主庄园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传入英国之后,这种绘画形式与英国的水彩画相结合,形成了地形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巧玲;曾繁珊;;透纳:太阳即上帝[J];新世纪周刊;2009年15期

2 秦宝;;奔三的透纳奖[J];市场周刊(艺术财经);2012年02期

3 车前子;说东道西(之四)[J];名作欣赏;2003年02期

4 ;约瑟·马洛德·威廉·透纳作品选[J];新美术;2009年06期

5 杨晓丽;;透纳的绘画艺术杂谈[J];大众文艺;2010年22期

6 杨芳;;透纳与浪漫主义自然观[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7 陈筱棋;;透纳之光:瞬息变幻的光与色[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8 柳莺;;《透纳先生》:大师级虚构传记[J];电影世界;2014年06期

9 冯晗;;风景·如画——论“如画”观在透纳风景画中的体现[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3年05期

10 范迪安;;穿越世纪:透纳在中国[J];中国美术馆;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迪安;穿越世纪:“透纳在中国”[N];中国艺术报;2009年

2 林国华;自由海洋及其敌人[N];经济观察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朱小钧;穿越世纪的英伦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N];湖南日报;2011年

5 中国美术学院 叶玉;光与色的幻想曲[N];美术报;2007年

6 竺f,

本文编号:542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42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