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象—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绘画的造型观念及特征
本文关键词:得意忘象—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绘画的造型观念及特征
【摘要】: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以人物画为最早,于魏晋时期独立成科并达到相当成熟的境地了。历代以来,有很多优秀的人物作品流传于世。本文旨在以工笔人物画为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造型问题,试图探寻传统人物造型中精粹、独到的造型观念及造型特征,以助于对中国造型艺术的传承。造型观念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中国绘画的发展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国绘画艺术之所以不同于西方艺术,也正是因为它自始至终发芽生根于中国美学这片土壤,体现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国美学也不例外。本文将以时间顺序梳理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绘画造型有影响的各朝代美学及艺术理论。这些美学观点对审美和艺术等相关问题是逐渐触及、展开、深入的。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观者的接收方式两方面来实现的。一言以蔽之,体现出中国传统人物画“得意忘象”的造型观念。由于一脉而成的传统文化下的造型观念的影响,历代人物造型始终有着一部分共性的特征。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美学文化心理和审美要求为基础上,以经典艺术创作中的造型的经典个案为例,通过对中国人物绘画诸种形态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再从与自然物象的对比入手,以造型中体现的意趣点为支点,力求梳理中国传统造型观念,并用绘画中的实力尽力重现物象自然状态,结合绘画作品,提炼概括传统造型特征以印证。
【关键词】:造型观念 造型特征 得意忘象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绪论8-14
- 1.1 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8-10
- 1.1.1 造型观念8-9
- 1.1.2 造型特征9
- 1.1.3 实践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10-11
- 1.2.1 国内外中国传统造型研究概述10-11
- 1.2.2 国内外对中国传统造型研究的概况与不足11
- 1.3 问题的提出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论文研究的框架13-14
- 第二章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的造型观念14-35
- 2.1 先秦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形成的影响14-20
- 2.1.1 孔子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14-16
- 2.1.2 孟子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16-17
- 2.1.3 老子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17
- 2.1.4 庄子学派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17-18
- 2.1.5《周易》中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18-20
- 2.1.6 荀子与《乐记》中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0
- 2.2 汉代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0-23
- 2.2.1《淮南鸿烈》中的美学思想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1-22
- 2.2.2《说文解字》序中体现的中国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22-23
- 2.3 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想及画论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3-28
- 2.3.1 人物品藻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3-24
- 2.3.2 魏晋玄学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4-25
- 2.3.3 魏晋画论中体现的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25-28
- 2.3.3.1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中体现的人物绘画造型观念问题25-27
- 2.3.3.2 谢赫的绘画理论中体现的人物绘画造型观念问题27-28
- 2.4 隋唐五代的美学思想及画论对传统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8-30
- 2.4.1“意象论”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28-29
- 2.4.2《历代名画记》中体现的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29-30
- 2.4.3 关于形神,骨肉等的讨论30
- 2.5 宋元金时期美学与画论体现的人物绘画造型观念30-32
- 2.5.1 宋代理学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31
- 2.5.2 其他绘画理论31-32
- 2.6 明代的美学与画论体现的人物绘画造型观念32-33
- 2.6.1 实学对传统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32-33
- 2.6.2 其他相关论述33
- 2.7 清代的美学与画论体现的人物绘画造型观念33-35
- 2.7.1 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对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33-34
- 2.7.2 叶燮的美学思想对人物绘画造型观念的影响34-35
- 第三章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绘画中的造型特征与手法35-81
- 3.1 “线”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造型中的作用35-39
- 3.1.1 传统人物绘画造型中的线形特点37-39
- 3.2 身体姿态方面的造型特征39-49
- 3.2.1 轮廓方面的造型特征和手法40-49
- 3.2.1.1 弧线归纳造型40-41
- 3.2.1.2 廓形的整体性和洗炼的造型手法41-45
- 3.2.1.3 其他姿态特征45-49
- 3.3 面部表情方面的造型特征49-64
- 3.3.1 五官的象征性49-52
- 3.3.2 表情的类型化52-60
- 3.3.1.1 文人仕女的表情特征52-54
- 3.3.1.2 市井人物面部表现的生活化54-56
- 3.3.1.3 宗教人物(如佛祖罗汉僧侣等)及鬼怪的面部表情特征56-60
- 3.3.3 善用眉目结构表现情态的造型手法60-64
- 3.4 “手”的造型特征64-71
- 3.4.1 以线造型的延续64-66
- 3.4.2 整体性与概括性66-68
- 3.4.3 象征性与类型化68-71
- 3.5 “衣纹”的造型特征71-75
- 3.5.1 风格71-72
- 3.5.2 节奏与韵律72-73
- 3.5.3 服饰衣纹于人物姿态、性格等方面的表达73-75
- 3.6 其他75-81
- 3.6.1 略述肖像画的造型特征75-77
- 3.6.2 略述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的造型特征77-81
- 第四章总结81-83
- 参考文献83-85
- 致谢85-87
- 个人简历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君;;电影电视剧中的美术造型观念[J];剧作家;2006年01期
2 池田,政治,林胜煌;纵横交错与造型世界[J];雕塑;2000年01期
3 张会锋;;论中国传统造型观念在图形设计中的传承[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年02期
4 陆阳;;中国画的造型观念浅析[J];大众文艺;2011年01期
5 鲁媛媛;;中西方造型观念异同[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7期
6 黄珂;国画和西画造型观念比较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文子;;老话新谈:人物画之人物与造型[J];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08期
8 翟志立;;赖有才情境自高——论艺术品的造型与品位[J];美术大观;2008年05期
9 代青全;熊菁菁;;中国山水画的造型观念[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潘文婷;;东西方造型观念之异同[J];美术大观;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向馨;中国画不应提倡造型观念[N];美术报;2004年
2 王宏造;意象与造型[N];美术报;2013年
3 汤士东;非驴非马不堪藏[N];中国商报;2003年
4 肖淑勤 阜阳市开源剪纸艺术有限公司;剪纸造型的似与不似[N];安徽经济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柏匀;得意忘象—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绘画的造型观念及特征[D];清华大学;2015年
2 李娜;试论水墨人物写生中造型与笔墨之矛盾[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康凯;明清人物画造型观念的转型[D];山东大学;2008年
4 武庆云;唐敦煌飞天人物造型研究[D];沈阳大学;2013年
5 杨林;中国传统人物画与当代人物画线造型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马宝军;唐代人物画的造型问题[D];沈阳大学;2010年
7 赵凌雪;剪影式造型对中国人物画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杜如雪;自然形态与造型形态的转换[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9 刘洋;从文化的内质论潍坊风筝的造型艺术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马永强;有机造型观与创作实践[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554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5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