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保护与传统文化展演之间的博弈与互动——以地震前后绵竹年画的发展为例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保护与传统文化展演之间的博弈与互动——以地震前后绵竹年画的发展为例
【摘要】:绵竹年画色彩明丽,题材广泛,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这一承载了百年历史的民间手工艺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和"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性突袭,绵竹年画重新受到关注,生产性保护与传统文化展演成为其发展中的主要运作手段。笔者以地震为分界点,论述特殊的社会语境中,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各类文化展演的开展,它们之间形成的摩擦和合力,对绵竹年画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
【关键词】: 绵竹年画 生产性保护 文化展演 地震
【分类号】:J218.3
【正文快照】: 作为2006年中国社会生活领域十大热门话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受到中国民众的密切关注。这场文化运动最初是由学者提议,政府倡导,整体发展趋势是自上而下的,上传下达是它的基本发展基调和态势。就其保护方式而言,我国官方认为主要有三种,即“抢救性保护”、“整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军;;四川绵竹年画的艺术特色述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2 罗应光;周忠诚;徐莉丹;;绵竹年画大作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05期
3 唐丹;;试论绵竹年画旅游的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谢春;;浅谈绵竹年画的装饰性[J];装饰;2008年08期
5 贺巧娟;;浅述四川绵竹年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廖晓伟;赖武;吴燕子;阿达;刘洋;;5·12大地震后的绵竹年画[J];西部广播电视;2008年10期
7 胡昌平;;论绵竹年画的道德审美[J];文艺争鸣;2009年07期
8 代俐;;绵竹年画的震后重生之路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9 马竞竞;;浅谈绵竹年画的风格特色及其保护发展[J];大舞台;2010年07期
10 李瑛;;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光葵;;如何推进灾后绵竹年画产业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向华 文铭权 实习生 刘华;藏身加拿大逾百年 照片回乡迷住行家[N];四川日报;2006年
2 陈四四;绵竹年画首次盘点建档案[N];四川日报;2007年
3 郭季;绵竹年画情趣浓[N];四川政协报;2006年
4 曾丽;绵竹年画:民间奇葩舞新姿[N];四川政协报;2006年
5 张锐;绵竹市政协支招加快绵竹年画产业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卫昕;创新 让绵竹年画“青春永驻”[N];成都日报;2007年
7 记者 陈松;描绵竹年画 过中国新年[N];四川日报;2008年
8 李文玲;绵竹年画:千年古邑的艺术奇葩[N];金融时报;2008年
9 中山;绵竹年画保护面临危机[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舒琳;绵竹年画 民间奇葩[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敏;汶川大地震的影像书写对绵竹年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锐;绵竹年画中的社会镜像[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谢建华;论绵竹年画的美学特征[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岚;四川绵竹年画之社会功能嬗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程歌;从震后重建的四个案例论设计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2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7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