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活动中的通感现象探析——从“画出无声亦断肠”说起
本文关键词:文学艺术活动中的通感现象探析——从“画出无声亦断肠”说起
【摘要】:"画出无声亦断肠"是我国宋代书画家、诗人黄庭坚所做的《题阳关图》(其一)中的诗句,这句诗反映了文学艺术创作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通感现象。通感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会在另一不同的区域也产生感觉反应。对于通感的内涵、类型、生理与心理基础等问题,心理学、语言学、文学、审美心理学、艺术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做出了不同的诠释。能够将不同感觉相互联通起来,无论是对于艺术创作活动,还是对于艺术欣赏活动,都是相当重要的。对文学、音乐、美术等活动中一些典型的通感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丰富和深化人们对于通感的认识。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文学 艺术 通感 生理与心理基础 类型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通感理论在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应用研究”(w2014122)
【分类号】:J205
【正文快照】: “画出无声亦断肠”是我国宋代书画家、诗人黄庭坚所做的《题阳关图》(其一)中的诗句。黄庭坚在《书伯时〈阳关图〉草后》中说:“元yP初作此诗,题伯时所作《阳关图》。”黄庭坚所说的伯时是宋代大画家、龙眠居士李公麟的字。李公麟曾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那篇脍炙人口的诗作《送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扣洋;;从音乐的角度探讨“通感”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2 赵捷;;伟大的错觉——谈通感描写及其局限性[J];绥化师专学报;1990年01期
3 李英;审美通感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汪健蓉;;音乐与建筑的通感效应及互补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王莹;;设计中通感现象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3年06期
6 孔志群;陈宪年;;多情的舞姿 动态的书法——论书法与舞蹈的通感[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张菡;;中国舞蹈与书法艺术的审美通感[J];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01期
8 陈静;李文正;;论绘画与音乐之关系[J];艺术科技;2014年04期
9 刘克平;流动的线条 凝固的音符——音乐与书法的审美通感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刘月林;;通感设计[J];网络财富;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爽;“通感时代”:从环保出发的艺术设计[N];中国文化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蚁玉笋;纸质绘本的“视听通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2 王欣然;体验展示中的通感运用[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许瑾;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现象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78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7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