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青春”主题性油画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17:56

  本文关键词:“青春”主题性油画创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春 主题 油画创作


【摘要】:人们对于青春的理解往往理解为朝气蓬勃的象征,所以,青春蕴含了一种时代的气息。但是,在青春的光环下,包含了时代和人生的一种无奈和寂寞。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笔下,“青春”主题绘画创作成为艺术家对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一种精神寄托和期望。在油画发展史上,艺术家们虽然风格各异,绘画的语言与技法各有不同,但是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彰显着艺术家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是艺术家共同的心愿。“青春”主题油画是油画艺术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的产生离不开所处年代的艺术与政治,是形式与内容融合后的产物。“青春”主题性油画创作在油画艺术领域具有相当典型的探究价值,更容易挖掘和探究人性的意义,同时,它记录了青年一代成长的足迹和人生中的波折,值得自己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本文重点阐述了中西方油画中不同时期有关青春题材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及语言,更好的为自己的创作服务。“青春”题材绘画在中西方油画中屡见不鲜。中西方油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的。中西方油画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吸纳传统,勇于创新,同时具有反叛精神,直击旧守的油画表现形式。在本文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通过举例论证、采风调查、个人实践创作等多个方面,探索了“青春”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精神内涵,并围绕“青春”这一主题,通过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和构思,展开对具象表现形式语言的探索。在创作实践中,对《桌上的花瓶》《镜子》《酌红酒的少女》等题材的梳理与实践,兼顾了对青春的情感因子的考量,并对模特、环境、时代等因素的取舍预处理,运用具象表现主义手法,对构图、色彩进行了严格的选择,对人物、动态等因素作认真的分析,力图表现青春的活力与精彩乃至情感的宣泄。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中西方油画创作中的“青春”主题创作进行知识梳理,主要以西方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及现代主义中的优秀作品和中方油画中的“文革知青三部曲”、“新生代“美术、”青春残酷绘画“以及”卡通一代“的青春主题绘画进行举例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自己“青春”主题创作的理论依据,重点阐述了具象表象主义绘画的风格与语言;第三部分主要从自己的“青春”系列主题性创作《桌上的花瓶》、《镜子》、《酌红酒的少女》作品重点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过程,分析了三幅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及形式语言。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自己的创作启示与导师评价,进而对自己以后进行油画创作进行指导。看自己所画的,而不是画自己所看的。创作主要结合自身创作“青春”系列作品,进一步研究具象表现主义油画中的形式语言。同时对当下年轻一代的生活现状、理想困窘与内在精神展开思考。
【关键词】:青春 主题 油画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0.2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0.3 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1-12
  • 0.4 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12
  • 0.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12-14
  • 第一章“青春”主题创作的基础与条件14-25
  • 1.1 西方“青春”主题创作的审美与思想14-19
  • 1.1.1 新古典主义中安格尔笔下的“青春浴女”14-15
  • 1.1.2 浪漫主义中戈雅的“马哈”(漂亮姑娘)15
  • 1.1.3 印象主义中莫奈的“卡米勒”和德加的“芭蕾舞者”15-17
  • 1.1.4 后印象主义中塞尚的“大浴女”和高更的“塔希提姑娘”17-18
  • 1.1.5 现代主义中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怀斯的“贝蒂”18-19
  • 1.2 中国“青春”主题创作的审美与思想19-25
  • 1.2.1“文革”前后知青三部曲19-22
  • 1.2.1.1 “苏俄”知青的真挚19-20
  • 1.2.1.2 “狂热”知青的兴盛20-21
  • 1.2.1.3 “伤痕”知青的反省21-22
  • 1.2.2 体制下的“新生代”青春绘画22-23
  • 1.2.3 强调自我的“青春残酷绘画”23-24
  • 1.2.4 “卡通一代”中的虚拟青春24-25
  • 第二章“青春”主题创作的理论准备与田野调查25-29
  • 2.1 “青春”主题创作的理论准备25-27
  • 2.1.1 对“青春”主题的概念阐述25-26
  • 2.1.2 对“青春”主题创作的思想表达与审美体会的思考26-27
  • 2.2 田野调查27-29
  • 2.2.1 写生及田野调查27-28
  • 2.2.2 素材的整理与升华28-29
  • 第三章“青春”主题创作的语言与风格的实验29-34
  • 3.1 语言的选择与实验29-31
  • 3.2 风格的运用与实验31-34
  • 第四章 创作的过程与完成34-37
  • 4.1 “青春”系列一《桌上的花瓶》34-35
  • 4.2 “青春”系列二《镜子》35-36
  • 4.3 “青春”系列三《酌红酒的少女》36-37
  • 结语37-39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42
  • 附录42-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培先;;激情而唯美——冷先平油画创作评析[J];艺术市场;2006年04期

2 谭华;;论油画创作过程[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3 陈杰;;真实的对话——油画创作和教学问题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7年01期

4 鹿炳君;谭红梅;;画家之“我”在油画创作中的意义[J];文艺研究;2007年05期

5 杨硕;;对油画创作的几点认识[J];艺术研究;2007年01期

6 章朝辉;;油画创作教学与名画欣赏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年01期

7 郑工;;“民族复兴”中的新中国油画创作[J];美术观察;2009年05期

8 张Z|;;承传与拓展:油画创作艺术新谈[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2期

9 王志海;;油画创作中点滴心得[J];美术大观;2009年10期

10 杨黎明;;对新疆当代油画创作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亚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做好油画创作工作[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2 詹明荣;;陶瓷油画表现与创作探索[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 沈水明;油画创作中个性视角和笔触探究[N];美术报;2013年

2 彭争武 刘敏珍;塘厦拟建油画创作基地[N];东莞日报;2009年

3 韩光亮 苏婧;青岛绿泽画院谋求上市[N];青岛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韶韵;打响南湖油画品牌[N];嘉兴日报;2011年

5 回力;常斌平的油画创作[N];文艺报;2007年

6 美术学院;三位教师参加赈灾义拍油画创作[N];新清华;2008年

7 林子;油画创作的水准最终要落实到作品上[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梁江;历史画创作的新收获[N];中国艺术报;2013年

9 刘海涛 房东日;油画创作的精神性与时代性[N];美术报;2010年

10 范迪安;走向坚实的大地[N];美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振辉;论地域资源对新疆油画创作色彩的影响[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艳敏;当代油画创作与设计因素之间的相互渗透[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翠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油画创作的哲学思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德格吉日呼;当代内蒙古油画创作中的牧人形象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晓旺;“玩味”与“回味”——陈流油画创作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6 宋守标;客家民俗资源融入油画创作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金晶;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王坤青;现实主义因素在中国当代青年油画创作中的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立海;“80后”油画创作的价值取向解析[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孙晔;对美院学生油画创作问题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82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582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