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松树形象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8 02:00
本文关键词:两宋时期松树形象的对比研究
【摘要】:松树从山水初创时期开始就出现在了画面当中,随着时间的流逝,画者的视角从远处拉向了近处,由向外看更多的变成了向内心世界的遵从。这时绘画题材的转变,以及画面内容的选取,都反映着物象带给观者一定的感受。松树不管从生长环境还是自然属性,都带有对观者一定的心理冲击,松树于是从各种树中间独立出来,变成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于此同时,松树在画面当中位置、大小和形式的转变,透露出松树的文化内涵在画者心目中的留下的烙印。魏晋时期,中国画萌芽,松树以及各种杂树混杂在一起,到北宋时期,松树独特形象确立,再到南宋时期,松树文化内涵发展,文人情思寄托展露无遗,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两个时期绘画中松树的形态及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探寻松树在各时期绘画中的变化和意义。
【关键词】:松 比德内涵 松树技法 形象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目的6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6
-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主要内容6-8
- 第一章 宋以前绘画中的松树人文表现与松树的独特形象8-12
- 第一节 松树与比德传统8-9
- 第二节 魏晋至唐山水画中的松树形象9-12
- 第二章 北宋山水画中的松树形象——以李、郭派为例12-17
- 第一节 李、郭派山水中松树的技法缘由12-13
- 第二节 松树在李、郭派山水构图中的作用13-15
- 第三节 李、郭派山水中松树形象的意义15-17
- 第三章 南宋山水画中的松树形象——以马、夏派为例17-21
- 第一节 马、夏派山水中松树的技法缘由17-18
- 第二节 南宋山水画风的嬗变对松树形象的影响18-19
- 第三节 松树形象对马、夏派山水意境构成的作用19-21
- 第四章 北宋到南宋松树形象意义的传承与改变21-23
- 结论23-24
- 致谢24-25
- 参考书目2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琪;浅议两宋时期中越之间的战事[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吴鸿丽;;两宋时期泉州地区造桥热潮的原因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崔明德;;对两宋时期和亲理念的初步考察[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王祥春;赵双全;;两宋时期的中越贸易[J];东南亚纵横;2007年04期
5 郭友亮;;两宋时期林业政策述论[J];农业考古;2009年04期
6 刘雅萍;;乡土情结与神灵的扩张——关于两宋时期区域神灵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李华;;试析两宋时期盟约的制定与履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申利丽;申健强;;两宋时期的书画装裱[J];兰台世界;2011年28期
9 张俊飞;;两宋时期的人地矛盾及解决方式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10 杜品;;两宋时期四川私学的发展[J];兰台世界;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黛Y,
本文编号:692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9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