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中国书画的“理”与“法”

发布时间:2017-08-18 17:25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书画的“理”与“法”


  更多相关文章: 书画 理与法 概括力量 深刻品质


【摘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书画理论中"理"和"法"的概念内涵,探讨了"理"和"法"的异同,并从哲学高度阐发了"理"、"法"的思想实质和本义,并能结合书画创作的实例,揭示了"理"与"法"的表现形态,进而论证了"理"与"法"的审美概括力量和深刻的美学品质。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书画 理与法 概括力量 深刻品质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投稿日期:2016-01-08中国书画理论经常提到“理”和“法”这两个概念。例如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应目会心为理”;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评价陆探微时说:“穷理尽性”。再如晋人索靖《草书势》中有“上理开元,下周谨案”的说法;东晋王羲之传载天台紫真之言:“同混元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龙潭;;中国书画与美育[J];艺术教育;2003年01期

2 曹鹏;;主编寄语[J];中国书画;2003年12期

3 杜世禄;中国书画的审美精神是什么[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叶刚;中国书画的幅式[J];师范教育;2003年Z1期

5 王岳川;;文化是中国书画的根基[J];中国书画;2006年03期

6 ;中国书画推荐中国画名家[J];中国书画;2006年04期

7 ;山西师大中国书画文化研究所简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李戈;;“中国书画万里行公益活动”正式启动[J];两岸关系;2006年06期

9 ;中国书画研究院成立筹备会在京召开[J];美术;2007年02期

10 陈绶祥;;中国书画与中华文化[J];新湘评论;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湘荣;;中国书画传统装裱凸凹变形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A];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辉;东传日本的中国书画[N];人民日报;2013年

2 演讲 王鲁湘 整理 王筱霖;中国书画堪比纸黄金[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3 记者 韩晓玲;近500幅中国书画惊艳江城[N];湖北日报;2007年

4 记者 黄维明;余奕聪当选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N];汕尾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孙鹏飞;教育部中国书画等级考试平顶山学院考试中心成立[N];平顶山日报;2009年

6 潘一见;再寻平和宁静的中国书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 常汝吉;全面的中国书画实操手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8 晶石;中国书画濒临“艺术死亡”[N];联合日报;2014年

9 孙炜;浅谈中国书画鉴赏的模糊性[N];人民政协报;2012年

10 实习生 杨丞邋记者 李军朝;力创“中国书画之乡”[N];咸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倚剑;笔墨与中国书画关系[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兰;论质料对中国书画美学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慧敏;中国书画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王先祥;中国书画理论研究的两种范式[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田若微;中国书画的展览设计与展品信息传达[D];山西大学;2014年

5 赵世琅;中国书画中的中锋及其美学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赵志;中国书画数字高保真复制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彭元;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8 由玲;中国书画之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于洪军;试论中国书画章法的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牛临贞;中国书画赝品的现象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95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95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