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9:01

  本文关键词: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本体 心理本体 工具本体


【摘要】: 李泽厚提出的“心理本体论”,作为其早期实践美学的延续和归宿,标志着他的学术关注点发生了转移,由早期的关注群体、理性转向更加重视个体、感性心理。本文尝试对心理本体论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章是绪论,是对本文的整体性描述。概括了李泽厚的学术倾向发生的变化,他在探索人如何活得更好的前提下提出了心理本体。然后论述了研究心理本体的目的、方向、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主要探讨心理本体的理论渊源。第一节对李泽厚著作中提出的众多“本体”进行简单梳理,力求把心理本体从中区分开来;第二节主要从心理本体的理论渊源着手,说明这些理论对心理本体形成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对心理本体形成的过程和途径进行了论述。第一节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心理本体的发展进行梳理,力图还原心理本体的真实历史面貌;第二节论述心理本体形成的途径“积淀”,阐述积淀在心理本体形成中的作用,并对这一作用进行评价。 第四章将心理本体纳入到历史本体体系中来研究。李泽厚在其建立的历史本体论中,把心理本体作为历史本体发展的归宿和目的。因此在以研究心理本体时,有必要将它放在历史本体论中进行观照,可以将这一理论阐释得更清晰、明确。此外,本章还研究李泽厚是怎样把心理本体纳入到他原有的理论体系中,心理本体在这一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和作用。以及简单论述了如何建设心理本体。 第五章是对心理本体价值和局限的评价。第一节首先剖析了心理本体的实质,力图寻找为什么李泽厚要将它纳入自己原有体系的深层原因。第二节阐释心理本体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节主要说明心理本体理论的局限。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说明心理本体是李泽厚近期关注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为我们思考新时期哲学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李泽厚在心理本体上寄托了很高的期望。但由于它是体系矛盾的产物,因此,究竟能不能发挥他所预想的作用,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同时也期望后面的研究者能对这一理论进行补充、完善,在人如何活得更好这一问题上做出进一步贡献。
【关键词】:历史本体 心理本体 工具本体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0
  • 第2章 心理本体论的理论渊源10-17
  • 2.1 对李泽厚思想中出现众多“本体”的简单梳理10-13
  • 2.2 心理成本体的理论渊源13-17
  • 第3章 心理本体风貌的演变及途径——积淀17-30
  • 3.1 对心理本体形成过程的梳理17-21
  • 3.1.1 20 世纪50-70 年代中期——心理本体的雏形17-18
  • 3.1.2 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心理本体的提出18-20
  • 3.1.3 20 世纪90 年代至今——高扬心理本体20-21
  • 3.2 心理本体形成的途径——积淀21-30
  • 3.2.1 对积淀说概念的理解及其形成21-23
  • 3.2.2 积淀在心理本体形成中的作用23-26
  • 3.2.3 对积淀在心理本体形成中作用的评价26-30
  • 第4章 历史本体论中的心理本体30-42
  • 4.1 历史本体论概述30-31
  • 4.2 历史本体论的理论框架31-34
  • 4.3 工具本体到心理本体的发展34-37
  • 4.4 建设心理本体37-42
  • 第5章 心理本体理论的价值和局限42-48
  • 5.1 心理本体实质的剖析42-44
  • 5.2 心理本体的价值和意义44-46
  • 5.3 心理本体的局限46-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牟方磊;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炯俊;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成龙;李泽厚的传统文化观[D];湘潭大学;2012年

3 马钰滢;李泽厚近二十年美学思想的变化与坚守[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0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30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9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