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再论“美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7-10-14 20:09

  本文关键词:再论“美的本质”问题的重要性


  更多相关文章: “美的本质” 重要性 本质主义 实践论美学 理论精髓


【摘要】:"美的本质"问题在当前的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遭到了较为普遍的回避和较为全面的否定。这一方面因为它确实是一个千古难题;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美的本质"问题对于"美学"学科和美学理论体系得以成立的重要性,尚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因此,要想深化和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亟待澄清的观念之一就是首先强调"美的本质",即美的哲学的"重要性"。唯如此,我们的美学研究才会因为具备了"美的本质论"作为思想根据和理论前提,而呈现出其本应有的思想深度和理论精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度重申,由于"实践论美学"在"美的本质"这一基础的层面上保证了美学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而它不会也不应被随意地"告别"与"终结"。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美的本质” 重要性 本质主义 实践论美学 理论精髓
【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A13WX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W004)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一如何科学、合理地探寻“美的本质”,这是每位有志于推动美学研究走向深入的研究者不可回避和绕过的基本问题。邓晓芒、易中天认为,“美的本质问题乃是真正美学的基石,舍此则没有理论上的完整性,也没有理论形态的美学”①。祁志祥说,“一个美本质缺席的美学理论体系是残缺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时红;;“美的本质”的探询与思维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1期

2 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J];学术月刊;2002年10期

3 王元骧;;美学研究:走两大系统融合之路[J];学术月刊;2008年05期

4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J];学术月刊;2009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永清;;美学“逻辑起点”刍议——兼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关于逻辑起点问题之争[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2 吴时红;;康德“崇高论”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吴时红;;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论析[J];武陵学刊;2011年05期

4 吴时红;;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审美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5 吴时红;;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革命”还是“改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胡友峰;;超越美学:一段论争史——兼评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论争的得与失[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陈向义;;实践美学的当前境遇[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8 单小曦;;“新实践美学”的现代性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9 麻天祥,詹志和;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态——兼论“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的转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张弓;;蒋孔阳: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士部;;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兼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中国化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2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7 胡友峰;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观念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9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培敏;康德“实用人类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业明;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曼;探索美学发展的新路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4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曹秋月;审美超越浅论[D];山东大学;2008年

6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郑晓溪;马克思在人本质问题上对康德的继承和超越[D];黑龙江大学;2012年

8 周玲玲;从艺术审美看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思想[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时红;;直面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革命”还是“改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吴时红;;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王元骧;;文艺理论:工具性的还是反思性的?[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4期

4 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J];学术月刊;2002年01期

5 王元骧;;美学研究:走两大系统融合之路[J];学术月刊;2008年05期

6 孙麾;;马克思哲学的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J];哲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正己;美的本质是人[J];中州学刊;1987年03期

2 王世德;对“美的本质”的新认识[J];天府新论;1987年02期

3 王岗峰;《大希庇阿斯篇》价值重估[J];东南学术;1998年06期

4 赵伯飞,闫星,韦统义;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J];理论导刊;2002年12期

5 胡健;从美的本质到审美活动——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刘三平;美学是如何被讲述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陈孝尉;试论“美之迷” 的症结[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12期

8 陈泽翠;论美的本质[J];兰州学刊;1987年06期

9 刘士林;关于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10 周方遒;美的本质问题的论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韩书堂;;文化多元主义与美的本质问题:关于形式化的历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现之花——马克思美学思想新探[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马正平;;“美”字“六书”与“本义”研究述评[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学术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9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罗新宇;;美的社会学定位——对美的历史起源的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李培庚;审美发展史纲①[N];文艺报;2005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薛永武;康德美学的哲学出发点[N];光明日报;2004年

6 彭修银;构建当代形态的和谐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梁玉水;推进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史磊;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4 陈火青;大美无美:庄子美学的反思与还原[D];西南大学;2012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包妍;意识形态下的美学突围[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8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牟方磊;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萍;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岩;和谐与自由的统一[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3 宋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4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徐炫;自然何以为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蔡仪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道忠;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林定忠;胡塞尔现象学与审美主客体关系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子乔;反思当代中国美学之哲学基础[D];湖北大学;2012年

9 孙茜;美学视野下对现代西方美学及现代派艺术的思考[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32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32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