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超越与人生艺术化——论朱光潜的审美功能观
本文关键词:审美超越与人生艺术化——论朱光潜的审美功能观
【摘要】:朱光潜认为审美功能是巨大的:其一,具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在审美态度下,主体跳出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束缚,凝神于对象本身,将会发现充满意蕴的全新世界;其二,以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业。主体只有在"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才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自我生命精神才可以最完全地展开,才能更好地完成在名缰利锁状态下所不能完成的事业;其三,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朱光潜主张艺术的创造与欣赏活动,是超脱自我烦闷与走向人生艺术化的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朱光潜 审美超越 审美功能观 人生艺术化
【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11ZS4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朱光潜先生走上美学之路,绝非偶然。在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选择与国民谈美、谈文学、谈修养、谈诗,也绝非是颓废主义和逃避主义的“谈风月”,而是在朱光潜深入反省国民劣根性之后所开出的救亡药方。在朱光潜看来,当时中国社会之所以腐浊不堪,不全是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泰昌;听朱光潜老师闲谈[J];美术之友;2004年04期
2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梁启超与朱光潜美学之比较[J];荣宝斋;2011年07期
4 邹劢佳;;《朱光潜美学十辨》简介[J];美育学刊;2012年02期
5 任继周;;重读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J];草业科学;2012年11期
6 李醒尘;;朱光潜传略[J];新文学史料;1988年03期
7 郭因;;朱光潜(连载六)[J];江淮文史;1993年06期
8 钱念孙;“没有道德目的而有道德影响”──评朱光潜早期文艺功利观[J];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9 章启群;海外朱光潜著作的一种异常现象[J];读书;1999年08期
10 吴永福;;朱光潜谈读写[J];阅读与写作;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张健;;征服与遁逃——朱光潜喜剧美学思想初论[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5 钟名诚;;朱光潜文学批评方法论[A];东方丛刊(1998年第4辑 总第二十六辑)[C];1998年
6 夏洁;;朱光潜编辑美学思想论[A];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郭世轩;;论朱光潜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倾向[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10 钟名诚;;朱光潜比较研究的原则[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运旗;朱光潜在乐山[N];乐山日报;2009年
2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王蔚;朱光潜与劳伦斯[N];东方早报;2014年
4 王攸欣;怎样作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王蔚;朱光潜的著述和译笔[N];东方早报;2014年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美学中国化——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负责人、安徽大学教授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N];光明日报;2011年
7 朱迪光;古代诗人与诗作中的抒情者[N];文艺报;2005年
8 王攸欣;良知与逻辑:学术批评之底线[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文宣;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朱光潜[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肖鹰;学者的命运:坦诚面对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薛雯;人生美学的创构[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兆忠;朱光潜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佳惠;朱光潜写作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4 刘飞;朱光潜喜剧心理学思想之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赵越;朱光潜美学思想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恒;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洋;朱光潜悲剧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9 孙艳侠;朱光潜悲剧理论之渊源与价值探析[D];延安大学;2013年
10 王艳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评述[D];延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73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7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