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美感体验到人生哲学——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理论路向

发布时间:2017-10-26 03:06

  本文关键词:从美感体验到人生哲学——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理论路向


  更多相关文章: 朱光潜 审美经验 人生艺术化 美感体验 尼采 静穆


【摘要】:朱光潜对于西方美学资源的引入采取"为我所用"的态度,从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和纯粹精神形式的哲学,到中西方美学学科、理念及其背景的差异,都是充满哲学形而上意义的话语探讨。而朱光潜不断引入文艺心理学的资源进行现实艺术经验的讨论,直接指向"人生艺术化"的生存哲学,建构起具有"启蒙"和"救赎"的美学形态。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朱光潜 审美经验 人生艺术化 美感体验 尼采 静穆
【基金】:武汉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2013111010201)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全以它能够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轻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知道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摆脱。艺术的能事不仅见于知所取,尤其见于之所舍。苏东坡论文,谓如水行山谷中,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雅;聂振斌;;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郭振香;;论胡炳文对朱熹《周易本义》的推明与发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宛小平;;从新发现朱光潜画论“残稿”看其绘画美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宣庆坤;竭尽此生就是幸福——加缪《局外人》的哲学解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雷汉卿;;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漏略禅籍新义例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何璐;;另类的“乡土中国”——析师陀《果园城记》中的故乡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郭彩侠;;顾城之城:生命不能承受的悖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陈寿富;;黄梅戏《徽州女人》中女人爱情的原生态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2 李步楼;;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贺昌盛;;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从“词章”到“美术”再到“文学”[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应杭;;论理想教育对反邪教的意义[A];社会文化建设与邪教防范研究学术论文精选[C];2004年

5 孙克诚;;中国“和”思想的内涵及其正义探论[A];和文化学刊(2011-2012)[C];2012年

6 李星;;论朱熹的诚信观及其对和谐海西建设的启示[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6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7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8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施雯;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展;现代安徽诗人诗学批评[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岳怀旺;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邓昊;“神圣”的科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秀明;丰子恺散文创作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梅;论佛性情怀与丰子恺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恩新;朱长利;;审美救赎论:“人生艺术化”——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及其理想旨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刘锋杰;;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岳介先,彭志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与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彭志勇;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与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汪裕雄;“补苴罅漏,张皇幽渺”——重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J];文艺研究;1989年06期

6 李祥林;;朱光潜的美感教育观[J];学术界;1990年05期

7 傅阳;;解读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8 杨维娜;;朱光潜前期美育思想的当代阐释[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贵君;;论朱光潜的审美趣味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赵岩;从《悲剧心理学》看朱光潜悲剧美学观[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宛小平;;美学史的写作——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是非谈[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8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谢颖;美从何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三看朱光潜的美学思想[N];解放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5 彭锋;重要的是将生活做成艺术作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6 贾媛媛;美学:从艺术哲学走向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金雅 聂振斌;现代美学的基本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10 郑玉明 冯学勤;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源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2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3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4 许丙泉;从快感到美感[D];山东大学;2006年

5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6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8 余锐;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3 杨维娜;论朱光潜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仙花;朱光潜早期审美心理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7 李自红;现代性的困惑[D];暨南大学;2002年

8 邱佳佳;对当代美育关键词之一“情趣”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0年

9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宋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96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96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