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的现代意义
本文关键词:论美学的现代意义
【摘要】:自从上个世纪蔡元培将美学正式引入中国教育之后,有关于美学各方面的内容在中国,教育界蓬勃发展,以至于后来社会各方面对于美学的各项内容都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例如在科学与美,美与技术等等各方面都花费了大量的研究时间。但是现在仍然普遍存在的情况,许多人对于美学的认知还仅仅局限于物体表面的美感,没有进入美学深层次的研究,对于美学的基本概念认识还相当浅薄。本文就重点针对美学的内在意义价值,并且结合当下的美学发展近况,重点探讨美学对于现在社会的意义,希望能够对社会各界对于美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美学 现代意义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美学作为一项独立的,并且关乎于社会人文素质的一项重要基本内容,非常有必要将其提高到人类发展前途的一定高度来对其进行剖析与理解,一个国家美学的发展,和这个国家人民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关联。在美学的影响下,一个人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能养成与社会贴切,与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顾祖钊;;论被中国现代美学忽视的几个问题——由此推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美学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02期
2 何明,吴晓;中国当代美学的转型:从美的本质探求到艺术的文化阐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麻天祥,詹志和;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态——兼论“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的转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岩;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阐释及其现代意义[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雅楠;;新世纪“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演进与论争[J];百家评论;2016年04期
2 吴子林;陈浩文;;多元·对话·整合——2015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文艺争鸣;2016年04期
3 乔慧媛;;论美学的现代意义[J];青春岁月;2016年07期
4 张富宝;;“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重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5 苏中;;论审美态度的确立与生态人格的养成[J];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6 陶水平;徐丽鹃;;新时期文艺美学学科的崛起与转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李志艳;;文学地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J];华中学术;2012年02期
8 李志艳;;论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对文学地理学的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9 李志艳;;重塑诗性主体:都市病症问解与文艺美学发展趋势[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5期
10 李志艳;;实践性侧重: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元;;略谈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实践存在论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顾祖钊;;论中国文论的三部曲——兼及中国文化诗学的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伯伟;;中国文学批评的抒情性传统[J];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4 杨春时;;文学批评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J];中州学刊;2006年03期
5 赵勇;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郑元者;美学实验性写作的人类学依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郑工;20世纪中国艺术发生学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曾繁仁;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9 李志宏;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支点:人的本质还是人的智能[J];学术月刊;2002年11期
10 邓晓芒;什么是新实践美学——兼与杨春时先生商讨[J];学术月刊;200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鞠国堂;论善的和谐本质及其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s,
本文编号:1096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9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