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范畴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体论
发布时间:2017-11-21 14:23
本文关键词:“通”范畴与中国古代审美主体论
【摘要】: 近些年的中国美学研究中,范畴研究是常见的切入点之一。由于中国古代并没有所谓的“美学”学科,古人的美学思想主要通过他们在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活动以及平时的其他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这些思想经过历代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个审美范畴,这些范畴集中体现了中国美学的精神。当前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重视美学范畴研究,但忽视古人审美的活动,忽视古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对范畴多从艺术角度进行美学研究,这样一来就缩小了中国美学的研究范围,使得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难以展现,从而不利于古代丰富的美学思想的挖掘。基于此,通过表现审美主体活动的范畴切入进行中国美学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通”范畴为例,通过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带有动作性的命题,将“通”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了“通”与古代审美主体之间的联系,力图以小见大,通过对古人审美活动中主体的活动及其范畴的研究,来探索中国美学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文引言部分对“审美主体”这一概念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审美主体和审美活动之间的关系。审美活动离不开主体诸感官的活动,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在精神上的超越性活动,对自由的追求是主体的终极目的,审美活动对于中国美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部分共有三章,分析了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及与“通”的关系,揭示出“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第一章对“视通万里”、“耳目内通”两个命题进行了分析。这两个命题主要从审美主体角度,对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作了阐释,指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变化。其中“视通万里”侧重通过审美想象和联想,实现主体和外物的连接;“耳目内通”则侧重于感物过程中主体内在感知,即主体对外物的感悟主要通过心灵来实现。这两个命题揭示的是“通”对于审美主体的作用。 第二章选取了两个与“通”有关的命题:“感而遂通”和“通于万物”。主要侧重于从感物的角度,揭示审美主体的特征。“感而遂通”表示主体受到外物激发,从而产生相应的审美心理活动;“通于万物”则突出主体的能动作用,即审美主体主动融于万物,与万物合合相通,并在与自然万物相通过程中感受到无上的审美愉悦。 第三章选的两个审美范畴命题是“三杯通大道”和“心通万事闲”。前一个命题主要揭示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实现感通万物的终极状态:“通大道”,并在与道相通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与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情怀。最后一个命题所描述的,是主体在实现了形而下的“通于万物”和形而上的“通大道”之后,产生的一种空明静寂、闲适自然的心理状态,此时的审美主体与自然万物、天地宇宙实现了彻底的通达,主体与对象之间不再存有任何隔阂,主体也不再已外物为累,而是以一种心随万物的情怀,看待宇宙间万物,达到终极自由的境界。 本文主体三章采取层层深入的方式,目的在于通过相关命题揭示出古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如何打破物我之间的界限,实现与万物相通,与大道相通,最终实现自由境界的过程。结语部分对前文作了总结,揭示出进行这些命题研究的意义及其对当代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研究的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再拘泥于以往多从艺术角度进行的纯粹理论分析的研究方式,突出审美活动在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从审美范畴角度进行美学研究。在论述过程中选取了与“通”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审美命题进行研究,凸显审美活动中主体的作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感悟和体验,从动态视角对“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等论点进行了论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_0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良志;;通则不乏[J];读书;1991年05期
2 付长珍;宋儒境界论——以儒释道会通为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李星良;审美和审美活动的概念[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杨品一;;对审美主体的重新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程永君;;由“庖丁解牛”看艺术中的“技”与“道”[J];美术大观;2008年02期
6 孟周;道“通”[J];社会科学;1999年12期
7 程琦琳;;中国美学是范畴美学[J];学术月刊;1992年03期
8 潘知常;审美活动“如何可能”──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阐释[J];学习与探索;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1211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1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