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

发布时间:2017-11-21 15:15

  本文关键词: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领域 审美经验 历史变迁 审美交往


【摘要】: 作为一种自由表达观点、平等交换意见的社会场所,一个时代的“公共领域”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起着积极的塑造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经验”的形成。西方历史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立自古希腊即开始,而中国历史尽管没有那么界限分明,却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资源和论述传统。我们选择“公共领域”这个具有普世性的概念,作为分析范畴,从公共领域的视角考察审美经验发生的特征及其结构演化,分析公共领域的发展与审美经验的变迁之间的关系。全文共分八个部分: 导论,首先,通过梳理西方公共领域的论述谱系和中国公共领域的本土理论资源,对公共领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其次,立足于当下的审美生活状况,界定了审美经验的内涵。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沿袭阿伦特与哈贝马斯的研究路向,梳理和分析历史上存在的公共领域类型及其演化;沿袭杜威的研究路向,梳理和分析历史上公共领域审美经验的变迁,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分析了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公众、公共空间和公众舆论;以及公共领域的演化动力:即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审美公共领域的概念,并且分析了审美公共领域的存在结构、交往功能与现实存在的方式。在审美共通感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化审美经验,认为,审美交往是以理性传达的方式进行的情感体验的交流,即情感体验的私人性与语言公共性之间的转换。因此,审美的需要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审美的交往是一种自由的交往。 第二章,考察了古典公共领域的诞生与人的诗意存在。古希腊城邦生活立基于私人家庭生活与城邦政治生活的分离。城邦政治开辟了古希腊的公共领域。因此,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就表现为公民公共行动中的政治生活特征。由此导致的德性完善是古希腊公共领域公民的最高理想。中国先秦时代,士大夫立私说,办私学,纵横捭阖、游说天下,“治国平天下”是他们的社会理想。公共领域由此诞生。为了应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他们追求“礼乐以和”的审美理想,这决定了公共领域审美经验的礼乐功利性。而中国公共领域的最高审美境界就是追求尽善尽美。 第三章,考察了中世公共领域的挫折与感性的退缩。中世纪的漫长发展使得西欧公共领域极度萎缩,宗教控制了整个社会生活。因此,教堂成为公共领域的主要场所,教会主导了中世纪的公共生活,平等的博弈变成了单向的皈依。通过宗教信仰活动,审美经验被引导走出世俗的幻象,走向超越的神性,最终至善成就了完美。中国自秦完成天下一统,延续到汉唐盛世,公共领域的主要场所是朝堂和学校。由于政治权力完全控制了知识阶层,公共领域的舆论主体被体制化,因此,公共空间极度萎缩。士大夫的清议传统艰难地维持着公共领域的生存。这一切使得知识阶层的整体批判功能消失殆尽,整体的理性批判完全消失,只剩下少量的个体反抗事件。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成为封建道德的附庸,成为世俗人生的伦理表征。 第四章,考察了近代公共领域的发展与情感的祛魅。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导致了近代欧洲市民社会的诞生。宗教文化被世俗文化所取代,私人从教堂中解放了出来,私人领域也从国家中分离了出来。公共领域的主要场所又回到了广场。公共领域的批判性开始显现了出来,审美经验也从宗教和公共权力的胁迫下解放了出来。因此,作为公共领域的舆论和批判主体,人文主义者和启蒙者张扬个性情欲、经验快感。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绽放出空前的人性光辉。中国则在宋代开始了近代转型,这个过程延续至清末封建社会的终结。知识话语和政治权力开始疏离甚至抗衡。公共领域的主要场所是朝堂和学校,尤其是书院。宋明理学影响了此后知识思想的演化,以及文化艺术的发展变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学的进一步兴盛,中国社会出现了世俗化、市民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切导致了文学公共领域在中国近代的出现与发展,审美经验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世俗性和个性化色彩。 第五章,考察了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公共领域的转型与审美救赎的特征。在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理性化与分层化的最终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融合,导致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批判的公众成为消费的公众,公共领域失去其独立、自由的批判功能,被国家权力所操纵。审美经验作为“恶之花”,实现着“满足的合理性”,承担了审美救赎的使命。中国现代百年风云激荡,反对侵略、争取独立、追求自由民主,是历史演化的主题。这个阶段,国家以民族的名义进行社会动员,国家与社会合一;政治公共领域扩张,压倒私人领域。审美经验承担着建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责任。社会审美取代了个人情感,审美救赎融合进政治解放与民族发展中。 第六章,考察了1990年代以来全球时代公共领域的重建和情感体验特征。全球化和信息化世界,真正地实现了公共领域的自由平等、理性论证、和谐交往的宗旨。公共领域审美交往的主体成为了一种变动不居的自我和他者,成为了永远的流浪者和旅游者。他们所到之处,无不遭遇到视像信息的包围。这些信息冲击着欲望的身体,使得他们不断获得瞬间的满足。而公共领域的审美对象却只有不断变换的拟像。进而,由于虚拟现实与现实虚拟的模糊,网络空间更加彰显了情感的断裂和电子虚拟对情感的替代。网络时代的公共领域甚至将审美交往主体转换为比特,成为一种没有重量、没有质点的存在,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存在。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作为一种不可能的理想,作为一种审美幻象,终于到来。 余论,指出审美交往发生在感性生活领域,是一种情感和趣味上的沟通。而能够为这种情感和趣味上的沟通提供实现条件的,正是需要我们进入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审美交往使得行为中感性冲动得以净化,,走向理性自觉;又使行动中理性的强制性得以弱化,趋向感性自由。因此,我们唯有祛私为公,回归公共生活,才能实现超越性共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英语广告翻译中的审美经验[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龙韬;;从公共领域角度看互联网在媒介生态中的作用[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3 江书陆;;“左”的游移与归途——评《思想的谱系》中佩里·安德森对哈贝马斯的批判性反思[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盛楠;汤丽青;;园林景观设计与接受美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李梦娇;李燕;;浅析NGO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公民社会的构建为视角[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6 熊裕娟;陶许娟;;浅谈《新青年》与其所建构的公共领域[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7 王晓升;;新社会运动“新”在何处——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思考[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8 李淑云;金乃茹;戴玉竹;;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美学思想比较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陶许娟;熊裕娟;;《申报》与公共领域——以黎烈文时期的《自由谈》为考察对象[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10 王静;;小议自然美的标准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晓波;;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公共领域的再建构:一个经济社会学视角[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雷润琴;;对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 2020年)》的公共性解读[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刘洪岩;马宇歌;;找骂:走进“范跑跑”——网络社区作为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探讨[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曹堂哲;;公共领域中行政的性质——兼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种新构想[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陈钢;;公共领域型变的传播学观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刘启亮;;会计事项、准则公共领域与会计信息真实性——基于会计准则配置格局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10 曹闻民;;公共性的特质——兼论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献斌;公共领域问题的政治哲学探索[N];河南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马黎;公共领域中的艺术[N];美术报;2010年

3 张庆熊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基地;宗教何以进入公共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韩震;公共领域与社会和谐[N];学习时报;2007年

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公共领域理论探析(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6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公共领域理论探析(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7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沈湘平;公共领域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8 沈湘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公共领域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N];长江日报;2007年

9 刘保华;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重构[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沈湘平;公共领域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N];长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

本文编号:1211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11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