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04:16

  本文关键词: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黑格尔 自然美 艺术美 反思 和谐


【摘要】: 总体上看,自古希腊开始,自然美就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近代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位对自然美的研究有集大成意义的美学家,他的自然美思想对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身处后现代主义时代,热衷于学术新潮的人们也许会认为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前人已经作过研究,不值得再搜故纸堆。我看未必。邓晓芒先生也说:黑格尔哲学在中国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而仅仅才是开始;它的广阔领域才刚刚开始展现出来,而远未得到具体深入的考察。事实上,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和生态美学、生命美学、环境美学、景观美学的兴起,自然美再度成为人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因而自然美成为现代美学转型不可回避的一块巨大礁石。新的思考和研究必须借鉴以往研究的理论资源,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必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取现代的观点,立足于现在的高度,对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重新评价,以深入揭示其当代意义和价值,弥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引言,简要介绍论文的出处、黑格尔美学中的自然美的研究现状和重新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有其时代特征和学术背景的。因此,论文第一章阐述黑格尔自然美观的思想渊源,其中简要介绍从古希腊柏拉图到近代康德和谢林对自然和自然美的论述。然后介绍黑格尔本人的辩证自然观。这些内容可以看作是黑格尔论述自然美的哲学基础。 综观黑格尔的自然美论,理论内涵十分丰富。黑格尔重点论述了自然美的本质、自然生命何以是自然美的顶峰、对自然美的观照、自然美的缺陷以及自然人化思想等内容。其中有不少论述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如黑格尔对生命的论述,认为生命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体现概念普遍性的个体,等等。上述这些内容前人也确实作过不少的阐述,但他们立足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个人抓住这一端,那个人抓住那一端,未免失之分散。笔者拟在重新深入解读原文的基础上,对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作一次系统的清理,力求作出尽量准确、客观的表述,排除各种对黑格尔的误解,使之呈现出一个合理的理论框架。这部分工作拟在论文第二章完成。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美学就展开了对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的讨论,这种讨论一直延续到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参与了这场讨论,旗帜鲜明地提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口号,颠覆了西方几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摹仿说的地位。以上内容拟在论文第三章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自然美的缺陷、对传统摹仿说的批判以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原因。 回顾中国一百多年来黑格尔美学研究的悠久历史,站在今天的高度到底该如何评价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它的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这种反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这是文章最后一部分要讨论的问题。黑格尔的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艺术在其美学中的地位远远高于自然美。为了突出艺术美,黑格尔不惜牺牲自然美,大谈自然美的种种缺陷,表现了对自然美的不公,这无疑有损于他自然美论的价值。但是黑格尔在具体论述自然美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美自身的张力和自然美事实上的无法回避,又促使他静下心来,潜心地对自然美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在《美学》的第二章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在《美学》的其他部分中也不乏精辟的论述,最终实现了对以往自然美论述的最大综合,具有了集大成的意义。黑格尔对待自然美的这种矛盾状态,预示了他的自然美论在理论价值上的两面性——精华与糟粕并存,意义和局限同在。 所以,笔者拟在论文最后一章中力求将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与现代学术思潮结合起来进行评价,以发掘黑格尔自然美观的当代意义,揭示出其局限性及其现代启示。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辩证的有机整体思想;富有启发的自然人化思想;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观点的深远影响;黑格尔自然美观对现代美学转型的意义。但是也要意识到,黑格尔毕竟是唯心主义美学家,受到时代高扬主体性的哲学的影响,他的自然美论有很大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贬低自然美使美学研究囿于艺术领域,自然美被边缘化。二是主体性的膨胀导致了对自然美独特性的遮蔽;三是黑格尔以类似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后来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反思黑格尔的自然美思想并非为反思而反思,发古人之幽思,而是为了实现对以往历史的更大的综合,获得生存智慧。通过对黑格尔自然美思想糟粕的反思,可以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美学应当把被边缘化的自然美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克服主体性对自然美独特性的遮蔽,还自然美以诗意的本性;以诗意般的亲和态度对待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当代人缺乏的并不是知识而是生存智慧。本文通过对黑格尔自然美思想的梳理、反思、对话、探讨,如果真的能对生态生存时代的美学、文艺学建设以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所启发的话,那就没有白白地坐冷板凳咀嚼那些尘封发黄的文字,即使付出最多的汗水和辛劳也是值得的。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静;岳介先;;阿多诺的自然美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何云松;;黑格尔的自然美观[J];船山学刊;2005年04期

3 丁来先;自然美的衰退与人的审美行为的成熟[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吴永忠;人类中心主义:一种现代观[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5 黄爱宝;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向度与客观向度[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孙海峰;康德自然观的人文蕴涵[J];理论学刊;2003年03期

7 徐碧辉;;论实践美学的自然的人化学说[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姚文放;辩证思维与黑格尔的自然美论[J];人文杂志;1990年02期

9 沃尔夫哈特·亨克曼,周然毅;二十世纪德国美学状况[J];社会科学家;1999年02期

10 彭锋;“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1213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213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0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