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我现在的新美学观

发布时间:2017-12-31 13:34

  本文关键词:我现在的新美学观 出处:《美与时代(下)》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美学 主客二分 万物一体 心物互动论 新感性 融合 超越


【摘要】:经过多年学习中外古今美学论著,经过这几年思考,整理出这一份论纲,以说明我现在的美学观。我并不抛弃、而是要包融,并且超越原先认识论指导下取得的合理成果。要站到新时代的思想高度,吸取原来认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果,用新感悟更敏锐地感觉,进而去鉴赏现象(形象)与"万物一体"和谐、融合,成为有机的形象整体的情趣、神韵和精神境界,结合新时代的审美经验,构建新的美学观,作出创造性发展。简要地说,美学就是要促进审美意识的进步发展,进而创造"万物一体"的现实生活世界不断趋近美好理想,相生依存、和谐融合的最美好的生活和精神境界。为充分表达审美创造美好的人生和世界的理想,人类才要创造艺术,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创造更美好的理想人生和理想世界。
[Abstract]:After many years of study of ancient and modern aesthetics, after a few years of thinking, collate this outline to illustrate my present aesthetic view. I do not abandon, but to accommodate. And beyond the original epistemolo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asonable results. To the ideological height of the new era, to absorb the original epistemolo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results, with new insights more keenly felt. And then to appreciate the phenomenon (image) and "everything as one" harmony, integration, become an organic image of the overall interest, charm and spiritual realm, combined with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new era, to build a new aesthetic view. To make creative development. In short, aesthetics i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n to create a "unity of all things" of real life constantly approaching the ideal of good, interdependent. Harmonious fusion of the best life and spiritual realm. In order to fully express the aesthetic creation of a better life and the ideal of the world, human beings must create art. The purpose is to further create a better ideal life and ideal worl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省创造学会;四川省创造学会美育委员会;四川省民俗学会;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经过多年学习中外古今美学论著,经过这几年思考,整理出这一份论纲,说明我现在的美学观。一、总的美学观从黑格尔论述人类以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反映论,以冷静的理性思维,对世界事物作“纵的超越”,抽取与概括出现象后面的本质和规律[1],转向人类对“万物一体”的整体现实生活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懿德;杨萍;高飞;;“万物一体哲学”应对时代困境的失误及其学理缺陷[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林可济;;万有相通、真善美统一的新哲学[J];福建理论学习;2004年09期

3 方旭东;他人的痛——对万物一体之仁说的沉思[J];学术月刊;2005年02期

4 陈迎年;;他人食饱,公无馁乎?——在“万物一体”与“圣贤有分”之间[J];人文杂志;2009年06期

5 吴飞驰;“万物一体”新诠——基于共生哲学的新透视[J];中国哲学史;2002年02期

6 易木;;“爱智”与“万物一体”[J];读书;1989年11期

7 蔡桂如;;万物一体:泰州哲学思想中的生态文化观[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12期

8 吴震;;万物一体——阳明心学关于建构理想社会的一项理论表述[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彭国翔;;论儒家“万物一体”的生态观——重读《大学问》[J];河北学刊;2013年02期

10 马兰;薛勇民;;宋明理学“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意蕴——基于境界论视域[J];理论探索;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承;;形上致思路径下的人间秩序——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说新诠[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刘宗贤;;张载:从太虚即气到万物一体[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万物一体”:美与真善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0年

2 林可济;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精神境界[N];人民日报;2008年

3 王中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儒学与人类“共生”理念[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诺明;王阳明“万物一体”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00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600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3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