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道”、“器”之间的沟通——《中国审美文化史》述评

发布时间:2018-01-08 01:21

  本文关键词:“道”、“器”之间的沟通——《中国审美文化史》述评 出处:《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审美文化 述评 《史记》 文化背景 研究方法 秦代都城 审美理想 意识形态 否定之否定 文化史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中文系 南开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廖群、仪平策、陈炎、王小舒四人合著的四卷本《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2 0 0 0年版 ) ,是迄今为止大陆出版的最有力度的有关中国审美文化史的专著之一。因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学史 ,也不仅仅是从审美的视角来做考察的文化史 ,而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南;;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生成[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2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季荆菁;;从传统手工艺美术(宋、元、明、清)看中国人普遍的审美心理特点[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4 黄怀璞;徐玉玉;魏微;;关于当代文化转型及审美文化的思考——兼论西部电视剧的审美创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邓欢;杨洪林;;广告审美文化的审美嬗变与美学走向[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李震;;良渚审美文化中的玉陶、徽饰、墓葬及其江南特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萍;;电视科教节目中的媒介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8 柯汉琳;;德性审美文化的人性论基础与审美选择[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9 刘超;;论广告审美文化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消解[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10 李勇;;印象派画家的波西米亚精神[J];艺苑;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健平;;论中国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大转换[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心宪;;邓小平文艺政策阐释的人学思路——兼评一种审美文化的社会控制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杨治良;郭力平;;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何安明;惠秋平;;智力理论发展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赵岚;;我国图书发行渠道改革研究述评[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毛洪波;;汉语连读变调解释性研究述评[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研究述评及展望摘要[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田葆栓;;我国长大货物车的最新进展与关键技术问题[A];特种货车论文集[C];2005年

9 赵婷;周毅刚;;国内城中村研究十年述评[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王成城;刘洪;刘善堂;;同一性与组织有效性研究述评[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探寻审美文化真谛[N];光明日报;2003年

2 山东大学 仪平策;追问中国审美文化的民族性[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庆本;看上去很美[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晓刚;在坚持中不断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9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张玉能;当前审美文化的症结点[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7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8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卢宁;赛博空间里的审美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95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5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