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悲剧性”范畴的性质新探

发布时间:2018-01-08 02:15

  本文关键词:“悲剧性”范畴的性质新探 出处:《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悲剧性 性质 关系范畴 情感-认知范式


【摘要】:在综合辨析前人关于"悲剧性"范畴的性质诸说的基础上,采用语境还原法,从"存在"性质和"概念类属"两个维度对"悲剧性"范畴的性质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悲剧性是一种人类现象,悲剧性是一种意向性存在,而不是一种实体性事物的存在。"悲剧性"范畴是一种关系范畴,而不是事物范畴,表现的是处于具体语境中的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契合关系。这将为彻底清除制约悲剧理论研究的概念障碍、建构现代形态的悲剧理论夯实基础。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ynthetically analyzing the former theorie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category of "tragedy", the context reduction method is adopt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category of "tragedy"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being" and "category of concept", and points out that tragedy is a human phenomenon and tragedy is a kind of intentionality. The category of "tragedy" is a category of relations, not a category of things, showing the main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This will b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thorough removal of conceptual obstacles that restrict the study of tragedy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tragedy theor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F10013)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一个研究领域或一门科学中的基本范畴,体现着人类对该领域认识的水平,也将会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而逐步丰富、精确及更新。[1]悲剧理论的范畴便是如此。在西方悲剧理论史中,亚里斯多德最先定义了原始性的“悲剧”概念,此后一直到黑格尔,西方学者的悲剧研究多涉及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双喜,杨圣琼;从“两难”境地看乔峰的悲剧精神[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恒学;《白鹿原》的历史悲剧意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徐晓霞;尼采悲剧学说演绎过程和酒神精神实质[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季玢;彭家煌乡土小说的悲剧意蕴[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1期

5 许虹;悲剧的力量——宣泄、净化与生命力感[J];沧州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6 熊元义,余三定;论黑格尔的悲剧观[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胡铁生;论德莱塞小说的悲剧性——透视美国政治制度下的人际关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当代小说的空间化趋向及其意义[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9 余文博;海岩小说创作中的悲剧美学[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10 徐岱;美丽总是愁人的——论作为一种审美体验的忧郁意识[J];东疆学刊;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文彦;邓天颖;;中西比较: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弱化与强化[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颜红菲;;莎士比亚悲剧的伦理冲突与审美现代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3 姜洪伟;李健吾剧作论[D];复旦大学;2004年

4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吴宝康;论怀特小说的悲剧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8 崔彩红;元杂剧悲剧新探[D];武汉大学;2005年

9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博;悲剧与死亡——论悲剧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审美特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沈远安;论杜拉斯的毁灭主题[D];暨南大学;2001年

3 齐凌云;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胡兴艳;托马斯·哈代“环境与性格”小说的悲剧色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霞;论田汉早期的诗化抒情悲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小娉;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视野[D];中南大学;2002年

7 赵峻;论托马斯·哈代长篇小说的多维双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彭鲁迁;荒漠对绿洲的呼唤——试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神话传统[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袁继灵;三曹及其诗歌[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刘泉;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D];青岛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穷;;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上)[J];艺术·生活;200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柳莉;“美感”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岳凤;19世纪中后期德国悲剧美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汤玉华;审美化生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95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395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