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情无情之辩的美学意义
本文关键词:圣人有情无情之辩的美学意义 出处:《学术论坛》200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魏晋之际,圣人有情无情议论纷纭。王弼以圣人为模本,以感释《咸》建构“情动于中”;以“应感”论情感的激荡;就“无累”论情感的化解;就“体冲和”谈化解的途径,确立了情感的合理存在。由此,嵇康、郭象汲汲于探讨应对情感之法。他们的理论建树催生了魏晋人情的发现,为中国美学最终形成以情志为本奠定了基石。
[Abstract]:At the time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sage was mercilessly discussed. Wang Bi took the sage as the model and constructed "emotion in the middle"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lty". On emotional agitation by "should feel"; On "no tiredness" on the resolution of emotion; The reasonable existence of emotion was established on the way of "body Chong he". From this, Ji Kang and Guo Xiang worked hard to probe into the method of coping with emotion. Their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gave birth to the discovery of human feelings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based on emotion.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情又称人情,哲学上界定为人对于所接触的对象的主观体验,是人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主体反映。中国哲学对于情的理论探讨滥觞于性。章太炎《文始》云“生又孳乳为性……性又孳乳为情”的观点已是共识,这就从字源上为“性自命出,命有天降”(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作了解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凤文学;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美学命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秦宗财;明清徽商的休闲生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胡钟寰;“虚静”的审美机制与中国审美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陈桥生;论王公贵人对南朝乐府民歌的接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陈学举;试论先秦诸子学说的共性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王珂;论新诗诗体建设的恶劣生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田延峰;汉代诸侯官吏自杀现象剖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顾涛;;汉唐经学史料索隐——“(皇侃《论语义疏》)存汉晋经学之一线”说绎析[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钟仕伦;李天道;;论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审美精神[A];“美学与多元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丁晓原;文化生态演化与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流变[D];苏州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刚;道治主义政治文化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1年
5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D];西北大学;2001年
6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常为群;西晋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10 李小光;生死超越与人间关怀[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鸿;论二十世纪小说家族主题流变倾向[D];郑州大学;2000年
2 常昭;《史记》士形象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悦;诗与思之和谐交融——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意象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余意;论宋代文人雅词的审美品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深;蔡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孟文彬;寻找失落的家园——王安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何颖利;二十世纪留学生文学的家园情结[D];郑州大学;2001年
9 伍晓蔓;玄言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黄峰;国有企业改革的管理学思考[D];河海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05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0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