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育思想新解
本文关键词:孔子美育思想新解 出处:《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孔子的美学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德育化、人格建设的美育品格 ,体现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一经典性的表述中。其实质在内容上是以仁为最终依据的实用理性主义 ,在思想方法上则体现出“子绝四”的当下生成性特点
[Abstract]:Confucius' aesthetic thought has the distinct moral education, the personality construction esthetic education character, manifests in "rises in the poem, stands in the ceremony". In the classical expression of music, its essence is a practical rationalism based on benevolence in content, while the ideological method embodies the present gene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Zi Wei four".
【作者单位】: 金陵科技学院文法系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孔子关于文艺和美学的言论观点,究其实质往往都是为了立人弘道、育化人心,为了培养人崇高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境界,并有用于世、有用于时,这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美育观念。孔子美育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仁为最终依据的实用理性主义,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出非现成性的、当下构成的、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克瑜;;《聊斋志异》与清初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思潮的关系[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2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3 刘超;;孔子形象:历史知识与社会意识——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孔子叙述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朱志荣;商代甲骨文书法的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许洁;;中国法制现代化范式的消解和建构——从中西法律价值观的比较维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章池;;马恩悲剧理论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胡朝慧;;论唐宋词中的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2 张福庆;;试析范仲淹词的“以悲为美”[A];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金坤;;《诗》《骚》龙凤文化意蕴发微[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4 李晓锋;;论陕西当代文学中的汉唐文化因子[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江锡铨;;“标准化”:闻一多的新诗形式美学思考与艺术实践[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6 魏洪丘;;论闻一多新诗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7 臧宏;;谈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8 赵慧峰;俞祖华;;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开启[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唐建中;;对南阳汉代画像砖艺术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D];复旦大学;2003年
8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徽;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辉;孙犁晚年文学创作与文化批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真;兔鸭之谜[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钱霞;数字内容产业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晁胜杰;张晓瑞;;和之美者——论“姜”之养生精神[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2 金凡平;;论语絮言[J];温州人;2011年11期
3 雅韵;;莫做“三季人”[J];旅游时代;2011年03期
4 李开周;;孔子不姓孔[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林汉达;;孔子的故事[J];中国校园文学;2011年14期
6 余茂智;;2500年文庙:国人守望始终的精神高地[J];西南航空;2011年07期
7 佚名;;孔子认错[J];政府法制;2011年21期
8 李万刚;;孔子为何憎恶白天睡觉[J];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9 杨昌俊;;“拾尘”中的颜渊与孔子[J];咬文嚼字;2011年07期
10 班俊义;;老有所为见精神[J];保健医苑;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道刚;;通往内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2 周洪;;孔子反对厚葬颜回的原因[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霍有光;;《吕氏春秋》与先秦儒家思想[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4 周孚政;;中国人为什么崇拜孔子[A];孔学研究(第十二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香港汤恩佳博士捐赠建水文庙孔子铜像揭幕典礼照片[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李晓斌;;试析孔子德治思想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张文昆;;孔子和孙子之初步比较[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洁;李艺;;孔墨教学思想之异同及其现代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余玫;;孔子“君子”教育观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10 谢瑞君;刘海君;;论孔子的诚信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崔宪;弦外之音与孔子学琴[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 李玉兰;全球已建305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刘菲;孔子学院“花开”全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早报记者 石剑峰;自由解读“孔子”等于恶搞孔子?[N];东方早报;2008年
5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陈中浙;孔子的理想与无奈[N];光明日报;2009年
6 阿柯;世上早已没有“孔子后裔”[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许石林;孔子学院不该输出价值观?[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记者 方祥生;奥地利发行“孔子学院”邮票[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春梅;全球首家戏曲孔子学院在美挂牌[N];中国艺术报;2009年
10 詹凤合 唐娟;贵大与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N];贵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2 白浩;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3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D];清华大学;2004年
5 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永春;《内经》针刺治神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李锐;孔孟之间“性”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军;仁爱之治与自由之治[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水桥;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及其现实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振;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颢;试论老子的教育思想[D];苏州大学;2008年
5 路丙辉;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转型[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汪梦林;孔子与苏格拉底师道观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凤伟;古代白话小说中的孔子形象[D];苏州大学;2005年
8 张小建;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温召贤;农耕文明与孔子孝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靖华;孔子教育思想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09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0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