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 出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论文对中国美学形成及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区分了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的概念;"中国美学"的概念是吸收外国美学理论,由中国人所创立的不同于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新的知识类型。"中国美学"问题可以转化为中国美学的方法问题,因为中国美学是在现代研究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美学的变革就是中国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中国美学方法最主要的有引进法、注经法、科学法、哲学法、流派法等。不同的方法,反映了不同时期对美学研究的不同要求。中国美学应该放弃所谓的十几种引进的方法论,而走向"美的现象"还原本身,从而探索出一条通向"美学"的独特道路,促进21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thodology of the format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aesthetics. Firstly, it distinguishes the concepts of aesthetics in China and in Chinese aesthetics. The concep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s to absorb the foreign aesthetic theory and create a new type of knowled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s. The problem of "Chinese aesthetic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 of Chinese aesthetics. Because Chinese aesthetics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modern research metho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is the change of Chinese aesthetic research methods.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Chinese aesthetics are the method of introduction, the method of annotating classics, the method of science, the law of philosophy. Different methods reflect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aesthetic research in different periods. Chinese aesthetics should abandon the so-called "more than ten kinds of imported methodology" and go to the "phenomenon of beauty" to restore itself. So as to explore a unique way to aesthetic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21th century.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我们这里要探讨的是中国美学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美学”的概念已经被学术界普遍承认并被广泛使用,但这个概念的内涵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美学的术语前加上中国两字表明这里的美学是“中国”的,而不是外国的。“中国”是一个限制词,指美学所在的地理、政治等范围。但问题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汉民,贺金林;论甲午战前的晚清留学政策[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施建兴;现代化视野下的早期留学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庄浩然;闽籍近代学者与莎士比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代顺丽;;近代域外游记的特征及价值[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马啸;晚清时势与曾国藩体用观的嬗变[J];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01期
6 朱琳琳;试论晚清时期官派留学制度的创立及其发展[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戴鞍钢;华侨与上海近代化历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8 王晓莺;晚清时期岭南出国留学生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4期
9 李长莉;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06期
10 苏全有;近代中国离异与回归现象反思[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细珠;;倭仁与道咸同时期的理学[A];思想家与近代中国思想——第一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旭;;和谐中的自由——从《中庸》和《乐记》引发的政治哲学思考[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邹元江;;情立世界[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8 周海春;;《道德经》视域下“大道”运思的海德格尔方式[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舒红跃;;技术、政治世界与本真生存(未定稿)[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邢照华;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1835-1929)[D];暨南大学;2007年
4 张河清;湘江沿岸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D];四川大学;2007年
5 线文;晚清重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周岩厦;早期新教传教士以教育、知识传播与医务活动促进传教事业述论[D];浙江大学;2006年
7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陈,
本文编号:1427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27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