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俗:王尔德的一个美学困境
本文关键词:媚俗:王尔德的一个美学困境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王尔德 媚俗 审美文化 艺术自律性 形式主义
【摘要】:媚俗,是英国唯美主义代表奥斯卡.王尔德所遭遇的一个美学困境。王尔德的媚俗是由现代审美文化氛围、作家主观上的唯美主义追求以及其自身的庸人气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一种审美征候。它深刻地反映了审美现代性在资产阶级现代性的排斥、冲击、同化等合力作用下所遭遇的曲折与变形。
[Abstract]:The kitsch is an aesthetic dilemma that the British aestheticism represents Oscar . Wang ' s kitsch is a kind of aesthetic appeal which is caused by many factors , such as the modern aesthetic culture atmosphere , the author ' s subjective aestheticism and its own vulgar temperament . It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twists and deformations of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xclusion , impact , assimilation and the like of the bourgeois modernity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95
【正文快照】: 海斯克·皮尔森曾说:“王尔德可以在下午的演出中扮演哈姆雷特的角色,而在晚上的演出中,他同样可以令人信服地扮演福斯塔夫。”(1949:337)哈姆雷特与福斯塔夫,这两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著名人物形象,生动地比照出王尔德美学现象中先锋冲动与媚俗效应之间的矛盾对立。先锋与媚俗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敏;;媚俗与抗争——九十年代文学的两个对抗性特征[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陆衡;;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陈文钢;;“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Wilde's Aestheticism——On The Decay of Lying[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钱文亮;;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姜宇辉;;“写作”之“欲”——萨特的“欲望”本体论及其与德勒兹的差异[A];“萨特与当代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傅守祥;;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现代性突围与大众文化批判[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曾祥凤;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唯美和道德的融合[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6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红;;从中西审美文化交融的角度看王尔德[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吴学平;;王尔德与谷崎润一郎[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余虹;;现代性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构[J];江海学刊;2006年05期
4 Lydia;;才子的神话[J];跨世纪(时文博览);2007年10期
5 赵画;;自深深处的光芒(外一篇)[J];福建文学;2010年02期
6 高帆;;王尔德童话的美[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朱立元;应当正视的负面效应──略论市场经济下的审美文化建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吴新颖,吴岱霞;审美文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求索;2004年05期
9 张振华;试论当代审美文化的大众传播特征[J];学术月刊;1997年04期
10 宋新军;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文化和审美文化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叙事——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黄河涛;;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永安;王尔德凭什么这样红?[N];解放日报;2010年
2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东方尔;文化媚俗也是一种“腐败”[N];团结报;2000年
6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赵荔红;悲怆的意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9 云渚 编辑;世人折断了他洁白的羽翼[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7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卢宁;赛博空间里的审美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7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2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