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化: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出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中国现代美学体系
【摘要】:从历史条件来说,主体性的实践美学所赖以产生的启蒙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现代社会已经来临,因此人的精神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从高扬主体性转化为批判主体性,从对主体性的信心转化为对主体间性的渴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主体间性的后实践美学取代主体性的实践美学就势在必然了。从世界美学的现代发展上看,主体性哲学和美学已经成为过去,当代哲学美学已经走向主体间性。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美学的思想资源还是19世纪的西方美学包括青年马克思的《手稿》的话,那么当代中国美学已经面向现代西方美学,与世界美学的接轨也必然要求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这就是说,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就是扬弃曾经作为主流的主体性实践美学,在继承其合理成果的基础上,展开对它的学术批判,并且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基础上建构现代美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持续多年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就是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过程,因此其意义是不能低估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场争论的深入发展,一个可以与世界美学比肩的中国现代美学体系一定会出现。
[Abstract]:In terms of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enlightenment era on which subjective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based has passed, and the modern society brought about by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has come, so the spiritual needs of human beings have also changed. From exaltation of subjectivity to critical subjectivity, from the confidence of subjectivity to the desire of intersubjectivity.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intersubjectivity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replaces the subjective practical aesthetics. From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esthetics, the subjective philosophy and aesthetics have become the past.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has moved towards intersubjectivity. If we say that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20s or the western aesthetics of 19th century including the manuscript by young Marx. S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has been oriented to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and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aesthetics will inevitably require the inter-subjectivity turn of Chinese aesthetics, which is to say,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It is to sublate the subjective practical aesthetics which used to be the mainstream and to carry out academic criticism on it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its reasonable achievements. And on the basis of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y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aesthetic system. In this sense,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which has lasted for many years, is the process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esthetics. Therefore, its significanc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We hav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controversy, a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 system that can match the world aesthetics will emerg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中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确立了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主体性美学的主流地位,从而树立了一块美学发展的里程碑。在90年代以后,以“后实践美学”为代表的主体间性美学崛起,预示着中国美学的重大转变。主体间性美学取代主体性美学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美学理论自身现代发展的要求。为此,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对当代美学本体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郑溟;对跨文化翻译的哲学诠释学反思——理解、译解与解释的动态效应[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朱庆育;权利的非伦理化:客观权利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命运[J];比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胡江宁;现代阐释学与文学翻译实践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9 冯艺远;;理解:开始与终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4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5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6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10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飞;“解释学境遇”的本体论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李海青;批判的价值——休谟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爱华;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乾坤;罪刑法定视野中的滥用职权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吴洪林;刑法司法解释“立法化”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程秀芳;音乐解释学导言[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崔雅琴;梁漱溟文化哲学的现代性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霞;生命最初的愉悦及其物化——论原始艺术的发生[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春梅;意义与含义争论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辉;;话语实践论和起源本质论批判[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李启军;胡牧;;生态美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陆扬;;关于后现代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2 张法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王国维:以美学接引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2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业明;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黎祥伦;论审美超越的价值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秋月;审美超越浅论[D];山东大学;2008年
4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李芳;二维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D];南昌大学;2007年
6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8 贾凡;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与当代生存美学的发展进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黄颖;黑格尔自然美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0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3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