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本质的双重规定性
本文关键词:美育本质的双重规定性 出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美育本质的质疑越来越多。受西方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哲学等的影响,一些学者提出了美育本质的"感性教育论"。美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成分,首先应当是感性教育,但是作为感性教育的美育,其最终目的不在于发展人的感性,而在于通过发展感性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以此来塑造完美的人性。
[Abstract]:Since 1980s,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have questioned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It is influenced by western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xistentialism. Some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the "perceptual education theory" of the esse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 first be sensual education, but as aesthetic education of sensual education. The ultimate aim is not to develop human sensibility, but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ensibility, so as to shape the perfect human nature.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
【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JY006)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A180023)
【分类号】:B834.2
【正文快照】: 一美育的本质即美育的本体存在及其特殊质的规定性,历来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了对美育作用与地位的不同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美育的理解开始泛化,对美育本质的认识出现多种说法,较有影响的有“从属论”、“娱乐论”、“情感论”、“完人论”、“感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易健;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杨杰;当前美育研究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问题[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周冠生;试论艺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关于审美素质系统与结构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6年11期
4 樊美筠;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曾繁仁;试论美育的本质[J];文史哲;1985年01期
6 曾繁仁;走到社会与学科前沿的中国美育[J];文艺研究;2001年02期
7 杜卫;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J];浙江学刊;1999年06期
8 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年12期
9 潘必新;论美育的使命[J];哲学研究;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丁学松;;想象——一种审美现代性[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蒯群;;简论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张公善;;西方古代生活观的三大范式——生活诗学基础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刘爱萍;;新编英语教程中的美学欣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于洪卿;;论和谐社会的人格修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袁路;;浅谈审美教育的实质和现代美育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9 吴松;;网络游戏审美特征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张玺;;科技与人文精神断裂后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峰;;涉外旅游宣传的语言诉求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许春翎;;古典文学作品英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阐释——兼评林语堂译介《浮生六记》中的审美体验[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蒋念祖;;艺术与人的发展[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汪小洋;王亚囡;;由序跋看叶圣陶先生对美育的贡献[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姚全兴;;审美思维教育: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艳芬;孙斌;;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9 封平华;;新课程标准下的几何审美化教学[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岚;;我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阳;罗大佑歌词的文学与商业价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周佳;新时期以来文学审美论的嬗变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8 程荣彬;高中思政课教材美育功能及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祝斌;论美育中情感教育的审美规定性——关于美育本质问题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李广,姜英杰;日本感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兼析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宁;;美育的本质[J];美术大观;2009年11期
4 夏志权;试论量的规定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向杰;论美是矛盾的解决[J];社会科学;1997年10期
6 G.W.F.黑格尔!德,程志民;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续)[J];哲学译丛;1999年02期
7 黄宝富;让美走在自由之前──美育本质的一种看法[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苏富忠;论个性的分类[J];教育评论;1999年01期
9 刘福长;;规定性与描写性:孰为语言规范的根据?[J];语文建设;1993年08期
10 胡展奋;;人人参与的恶俗[J];雨花;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安;;论科技因素对设计审美的影响[A];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创新包装设计评比论文集[C];2004年
2 武继红;;论现代词典的规范性[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3 张帆;;描写?规定?——译学词典的编纂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柳昌清;;联系法和区别法及其在发明创造中的运用[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5 张维闵;;方法、对象、结构与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度(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秉江;;从现象学的角度直观人的观念论和生存论[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沙永胜;;名人档案研究论纲[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户晓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之规定性的存在论基础批判[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9 吕国忱;;哲学改革中的探新——读《哲学通论》[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高凯征(高楠);;文学的道德价值[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彦萍;图画书,给孩子感性教育[N];文艺报;2005年
2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刘新生;儒学的当代价值[N];社会科学报;2006年
3 孙春福(苏州新区实验小学);你是否在剪掉孩子的一只翅膀?[N];文汇报;2003年
4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校委 万传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为方式[N];常德日报;2005年
5 李忠东;法国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康易;男人心理必修课[N];云南政协报;2004年
7 记者 曹创威 通讯员 王金波;市人行多形式学习十七大精神[N];运城日报;2007年
8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海光;消除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几个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吴国盛;为什么要“言必称希腊”[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河北省承德市工商局 王金光;也谈“一事不再罚”原则的适用标准[N];中国工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任永泽;教育知识的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崔平;关于意识结构的批判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石竹青;大众传播时代的电视艺术性[D];辽宁大学;2009年
5 史宁;复杂思维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7 尹卫东;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D];苏州大学;2002年
8 孙毅;一物一权主义原则的当代命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朱陆民;二战后印尼华族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孙玮;竞技与游戏[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试论语文感性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U,
本文编号:1438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3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