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的联系与区别
本文关键词: 美感 快感 艺术创作 娱乐性 出处:《美与时代(下)》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人在审美和娱乐时,都可以获得愉悦,但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在内涵与呈现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根源于审美活动是一种欣赏活动,而娱乐活动却是一种"寻找快乐"的活动,前者寻求的是美感,后者寻求的却是快感。
[Abstract]:People can obtain pleasure in aesthetic and entertainment, but aesthetic pleasure and entertainment pleasure have essential differences in connotation and presentation. This difference is rooted in the aesthetic activity is an appreciation activity. Entertainment is a kind of "seeking happiness", the former seeking beauty, the latter seeking pleasure.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2
【正文快照】: 审美和娱乐都可以给人带来愉悦,而且,这两种愉悦的呈现方式也极其相似——都以主体心、身的快适作为标识,以兴高采烈、舒服陶醉、怡然自得等为具体表现形式。正因如此,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把审美愉悦与娱乐性愉悦混同起来,认为“美感即快感”。这种观念甚至在艺术创作领域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知常;从快感到美感:论审美活动的心理前提[J];益阳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2 郭勇健;;美·审美·艺术——与王祖哲先生对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大西;美感与快感的界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惠斌;张璋;;美感产生的原因——关于功利和非功利两种形态[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丁利云;;美感——元美学研究之一[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6 秦为忠;论快感与美感的关系[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王丽君;论审美活动与生命活动的同一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8 陈海洋;;论形式与美感的关系[J];才智;2008年21期
9 汤国铣;;略论美感中的悲感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10 杨云香;物我两忘的美感高峰体验──略论美感极致[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论方东美生命、美和宇宙三位一体的建构[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夏训智;;有关灵性的思考与美学的建设及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康生;;毛泽东美学思想初探[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王向峰;;《手稿》的美学解读[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5 徐放鸣;;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全国美学会议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座谈美育和形象思维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杨保春;;悟妙与审美论——西方美学背景下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言恭达;;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9 高金生;;“感性”的回归与泛滥——1990年代以来当代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2 曹利华;和谐社会的美学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5年
3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马岚邋高胜难;浅析达·芬奇的美学思想[N];光明日报;2008年
4 徐碧辉;自然美的发现与审美化的生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谢诚;美在静谧和谐中[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7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8 仲呈祥;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年
9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激活美学对现实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许丙泉;从快感到美感[D];山东大学;2006年
2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4 李春媚;“审美经验”再认识[D];扬州大学;2011年
5 魏怡;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宗教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巩勇;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高云霞;美感功用性的现代阐释[D];西北大学;2008年
3 李琪莉;“美”即为弥补心理缺失之物[D];重庆大学;2009年
4 刘伯珍;论“拙”[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桂梅;晚明及清“生”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琴;论惊异[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月媛;时间·绵延·直觉[D];西北大学;2006年
8 曹千慧;弗洛伊德与荣格艺术观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吕静媛;图像化与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审美转向[D];黑龙江大学;2013年
10 何军民;审美和艺术的自由[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41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4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