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分析美学关于艺术认知价值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8-02-28 05:29

  本文关键词: 分析美学 认知主义 反认知主义 认知价值 审美价值 出处:《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和美学的角度探讨当代分析美学对艺术的认知价值的讨论,并指出分析美学在此问题上的贡献和局限性。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认知主义立场认为艺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给予受众知识,而强势的反认知主义者则认为艺术不具有任何认知价值;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认知主义立场认为艺术的认知价值在某种条件下与其审美价值密切相关,而温和的反认知主义者虽然承认艺术具有认知价值,但并非艺术的本质价值,也就是说与其审美价值毫不相关。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gnitive value of contemporary analytical aesthetics to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and aesthetics, and points out the 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 of analytical aesthetics to this issue. The cognitive position holds that art gives knowledge to the audience in various ways, while the powerful anti-cognitists believe that art has no cognitive value;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Cognitive view holds that the cognitive value of ar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aesthetic value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while the moderate anti-cognitists admit that art has cognitive value, but it is not the essential value of art. That is to say,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ts aesthetic valu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哲学系;
【基金】:201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认知主义理论”(11CA080)成果之一
【分类号】:B83-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韩伟才;;达米特意义理论对西方语言哲学的贡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丘新巧;;庄子的美学精神与现象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喻敏;;证据学问题的语言哲学初步思考[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5 陈波;;语句的真、真的语句、真的理论体系——“truth”的三重含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曲辰;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对当代语言学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7 李怀珍;两种批判,两个界限——康德和前期维特根斯坦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8 胡长栓;正义的进化——人类文化的当代命运——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的悖论及其当代境遇[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9 聂大海,吕蓓蓓;论语言意义的基本理念[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10 廖恒;;先验性的终结与消费社会的美学建构[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3 唐亚辉;;法律事实探究[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4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王策;;“事实”概念的认知与逻辑重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奉臻;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李包庚;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哲学革命路向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栋;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中的语言与实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李娜;批判与追寻[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鑫;马克思、恩格斯语言观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潘玉锋;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与认知[D];西南大学;2011年

3 熊斌;弗雷格意义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雷忠;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图像论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庆光;神秘:生命困境的诗意呈现[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轩;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一种人学价值论的视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霍光;《庄子》的道和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石亚坤;自然语言的人类理解与机器“理解”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震宇;孙甘露小说语言能指化的理论意义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10 龚芳敏;中国新时期影视中的戏仿现象研究[D];吉首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锋;分析美学对维特根斯坦的误解[J];文艺研究;2002年02期

2 赵巍;分析美学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J];理论导刊;1993年09期

3 刘悦笛;;深描20世纪分析美学的历史脉络[J];哲学研究;2007年05期

4 刘悦笛;;分析美学:方法、模式与历史[J];学术月刊;2008年03期

5 胡健;布洛克的分析美学思想[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胡健;论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张冰;;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对一段美学公案的检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高明扬;刘程;;论肯尼克的美学思想——兼对分析美学的评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刘悦笛;;在“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分析美学之后如何界定艺术[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10 阳黔花;;20世纪美国美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热点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2 高建平;;“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文平;我院代表团参加国际美学大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2 高建平邋王春辰;没有理论,现代艺术就没有生命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3 ;东西美学的邂逅[N];光明日报;2010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杨玉娟;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赵强;反美容之冲击与进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 彭锋;美学在多样性中重新定向[N];光明日报;2010年

7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8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和当代文化发展(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彭水香;《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与美国分析美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李春媚;“审美经验”再认识[D];扬州大学;2011年

6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伟伟;迪基的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肖娜;反思的身体与审美的生活[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姚力;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艺术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孙小光;俄狄浦斯的美学与人类学救赎[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雯;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7 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8 龚雪倪;舒斯特曼的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9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马海平;诺埃尔·卡罗尔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45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45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2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