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中西空间意识比较论述评
本文关键词: 宗白华 空间意识 艺术空间 中国艺术 中国画 观照法 “气韵生动” 透视空间 空间境界 生命节奏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西两种不同的空间意识与双方迥然有别的观照法密切相关 ,宗白华先生对中西空间意识的比较研究迄今无人可与之比肩。建基于“人与世界对立”哲学的西方人的空间意识 ,固守着心物截然两分的观照立场 ,因而形成的是静止的、几何式的、“一远”境界的透视空间 ;而建于“天人合一”哲学的中国人的空间意识 ,独独青睐“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的流动照法 ,因而形成的是虚灵的、音乐化了的、“三远”境界的艺术空间
[Abstract]:The two different spatial consciousnes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ways of refle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Mr. Zong Baihua's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pace consciousness has so far no one can compare with it. The westerners, who are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man and the world", hold firmly to the viewpoint of the absolute dichotomy of mind and material, thus forming a static state. Geometric, "far" realm of perspective space; and "Heaven and Man in one" philosoph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spatial consciousness, only favor "pitch back, far and near to take and" the flow of the method, so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virtual spirit, The Musicalized, "three far" realm of Art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铭勇;艾尤;;从空间意识看宗白华的美学精髓[J];艺术·生活;2003年03期
2 林柔香;;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庄子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云慧霞;;生态美学视野中的宗白华美学思想[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4 吴金香;;浅论艺术与美学之关系——以宗白华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5 赵学存;;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结构分析与知识构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梅;;浅析山水画中“远”的意识[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夏艳;;宗白华与梁宗岱艺术理想共通性比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刘锋杰;;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石慧;;宗白华意境观浅论[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10 吴金香;;宗白华意境理论对艺中之“道”的深刻体认[J];名作欣赏;2011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文风;;梁启超、宗白华美学的相似性及其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张文涛;;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宗白华;;忆郭沫若君[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薛保华;;论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识[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郁慕镛;;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缺陷[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7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廖久明;;横站:青年郭沫若——以《论中德文化书》为例[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李雄;;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结构特征[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音;飘瞥的视角[N];团结报;2001年
2 萧湛;宗白华艺术意境的结构论[N];文艺报;2005年
3 林同华;“宗白华研究专家”究竟做了些什么[N];文汇报;2009年
4 赵利民 王朝洁;走近宗白华[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袁李来 罗静;行云流水宗白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6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7 袁李来 罗静;行云流水宗白华[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丽;宗白华的“散步”方式[N];文艺报;2001年
9 蒋述卓;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N];文艺报;2004年
10 丁辉;“著作等身”的文学时代[N];文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云亮;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6 田智祥;宗白华的精神人格与美学之路[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秀兰;中朝现代女作家作品中的内在意识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韩晓;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宗白华意境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燕;宗白华的生命美育课程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靖;论宗白华诗画美学思想[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宋婕;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D];延安大学;2010年
5 智小平;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生命观[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刘芳;宗白华山水画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林敏敏;从超二元对立角度浅析宗白华意境论[D];云南大学;2011年
8 林映梅;宗白华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凡;“舞”:中国艺术的审美基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天召;宗白华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55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5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