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美育的悲壮使命
本文关键词: 美育 当代中国 价值 人格 境界 出处:《学术研究》2000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正处于严峻的挑战之中 :一方面正经受着现代化过程摆脱体制僵化、愚昧无知、贪污腐化与经济变革等的痛苦 ,另一方面正经受着西方传来的后工业文明价值解体的冲击 ,因而当代中国的美育悲壮的使命 ,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其重要任务 ,一是人生价值的启悟 ,一是人格境界的提升
[Abstract]:The spiritual stat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is in the midst of a severe challenge: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suffering from institutional rigidity, ignorance,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experiencing the impact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value of post-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oming from the West. Therefore, the tragic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a's aesthetic education also has broad prospects. Its important task is, first,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value of life. One is the promotion of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100872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市;;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现状及对策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彭强民;;论审美生态中的美育家丰子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李智伟;张钰惠;;中国传统山水美学之优存价值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阎国忠;;今道有信:技术联结时代的爱[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端午;;厦门大学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4 李道刚;;通往内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奇茂;;由视觉审美观点剖析现代伦理生活[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7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周扬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前的讲话要点[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9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楼昔勇;倾心尽力为美育[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3 蔚志建;“继续”美育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4 周星;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5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 陈友峰;正确认识“美育”[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7 王毅 傅晓微;“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么?[N];文艺报;2005年
8 曹晖;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N];光明日报;2009年
9 代丽丹;中国化的审美与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02年
10 曾永成;“充实之谓美”的本义阐释和美学问题[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吴匕;美善相乐[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晓冬;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其当代价值[D];贵州大学;2006年
4 崔悦;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5 曲丽娟;美育与现代审美人格重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傅前景;当代中国农民审美心理特点及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振君;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9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军锋;审美与救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6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5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