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美学与“美的规律”

发布时间:2018-03-02 15:48

  本文选题:生态美学 切入点:实践观点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生态学与美学综合性的新兴美学学科。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指导下,紧密联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自然主义、主观主义倾向,研究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同生共荣的"美的规律",建构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普世价值的生态美学。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s, which takes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is a new aesthetic subject of natur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 ecology and aesthetic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living stat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human beings.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practical viewpoints, we must closely link with the reality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comb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rich life, and ecological governance to overcome naturalism. The tendency of subjectivism is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law of beauty" of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o construct ecological aesthetics with bo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universal valu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朱光烈;;视野、创造与境界:关于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一些个人感悟[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3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吴国林;王彩虹;张小玲;;产业及其哲学问题[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罗天强;李晓乐;;论消费者对技术的社会责任[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谢青;;对现代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明明;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咏铃;爱情文学审美视野中的南朝乐府民歌[D];湘潭大学;2002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谢凤华;中国零售商自有品牌战略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侯宣杰;商人会馆与边疆社会经济的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严海波;中国股票市场诚信问题的制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7 杨小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2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赵丹丹;;浅析现代生态文明中的生态美学[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4 ;简讯[J];哲学动态;2005年01期

5 曾繁仁;;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美学[J];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6 吴绍全;生态美学——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平衡[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董志刚;;虚假的美学——质疑生态美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4期

8 张冰;;生活论与生态美学——关于艺术的终结命题[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9 张fg;山水鸟鱼之乐的生态美学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马驰;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几个追问[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繁仁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生态美学究竟有哪些新突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3 安佰鸿 北京语言大学;生态美学会通中西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6 曾繁仁;生态美学在当代美学学科中的新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啸;“意识到生态之美,,是人类的第二次觉醒”[N];衢州日报;2011年

8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9 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10 吴承笃 徐瑾琪 叶莎莎;西安:探讨人与环境关系[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5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3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邓亚梅;希腊神话的生态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艳丽;曾繁仁生态美学思想哲学基础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小云;平衡论生态美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玉春;老子思想的生态美学解读及现代价值转换的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朱艳雯;生态美学的哲学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7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57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