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的“物化”思想及其美学边界
本文选题:道 切入点:物化 出处:《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庄子认为人的不自由主要表现为人为物所役,而人之所以会为物所役,是因为人与物有分,从而失去道的规定。人只有通过"物化"重新实现与道合一,才能重获自由。庄子的物化思想本质上是一种身体美学,它虽然深刻影响了传统中国人格的形成和传统艺术精神的发展,但也因缺乏历史性而存在被超越的可能。
[Abstract]:Chuang Tzu thinks that man's non-freedom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man being served by things, and the reason why man is devoted to things is because of the divis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hings, thus losing the stipulation of Tao. People can only realize the unity of Tao and Tao through materialization. In essence, Zhuangzi's materialization thought is a kind of body aesthetics. Although it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istic spirit, it is also possible to be transcend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分类号】:B83-092;B2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晓芒;;什么是自由?[J];哲学研究;2012年07期
2 朱良志;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物化”观[J];中州学刊;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伏爱华;;徐复观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再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清良;;徐复观对熊十力哲学的继承与突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涛;;古代文论阐释的“陷阱”——兼谈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梅华;;平衡的打破与重建——韦应物性格的独特性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于川;《吕氏春秋》美在“中和”思想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正平;;“美”字“六书”与“本义”研究述评[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谢兴伟;;韩拙《山水纯全集》绘画美学思想中的“理”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郭滨妍;;浅析赵孟俯的“复古”思想[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李锐文;;论书画同源的审美意义[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马媛媛;;中国新水墨元素在纺织花型设计中的应用——关于艺术院校教学法的思考[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7 卞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楠;吴昊;;论新古典主义设计的审美[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昌舒;;论白居易的诗、酒与琴及其美学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蓝旭;;东汉中叶文风述要[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贾云娣;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腾飞;水彩画当怀文抱质——画面与精神共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西武;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晓芒;伯林自由观批判[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马杰,白寒;无奈的逍遥:庄子的人生理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2 陈红映;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J];思想战线;2000年06期
3 曹智频;文化潜流:庄子“道”论的后世遗响[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4 陈水德;《庄子·天地》篇三重混杂思想体系概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王运生;《庄子·内篇》思想发微[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6 王运生;《庄子·天下篇》的真伪及学术价值[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7 宗明华;庄子艺术精神在魏晋的勃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曹智频;文化亲缘:楚文化与庄子思想[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清田文武;森鸥外的《混沌》与庄子[J];日本学论坛;2000年03期
10 颜世安;论庄子思想中“道”与“行”的关系[J];中国哲学史;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水德;;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侯桂运;;庄子的尧舜观[A];2009中国(诸城)大舜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于民雄;;自然与自由——庄子“相忘于江湖”解[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5 刘云章;;阐释庄子:生命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季岸先;;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7 李建盛;;从政治哲学到诗意美学——“老庄”比较视域中的庄子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7年第3辑 总第二十一辑)[C];1997年
8 张艳艳;;德性与情欲的悖立与悖合——庄子人学的审美指向及意义[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9 李建盛;;庄子的美学思想与先秦历史文化语境[A];东方丛刊(1996年第1辑 总第十五辑)[C];1996年
10 袁振保;;庄子思维方式与文学艺术[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长虹;刘冬颖正解《庄子》[N];中国邮政报;2007年
2 刘士林;庄子生存思想的现代阐释[N];光明日报;2007年
3 寓真;独具只眼,透悟庄子[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赵云峰;庄子文化——可以在国际上推广的文化品牌[N];商丘日报;2009年
5 志丹高级中学 封金河;庄子一人类精神的守护者[N];延安日报;2011年
6 ;弘扬庄子文化国际高层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6年
7 吴淑玲;极端化:《庄子》谲诡怪异风格之成因[N];光明日报;2007年
8 董延喜;民权的庄子 商丘的庄子 世界的庄子[N];商丘日报;2006年
9 ;庄子的世界与世界的庄子[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陈鼓应;《庄子》注译与我的体会[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丁媛;《庄子》丑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4 史国良;《庄子》内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红;《庄子》阐释之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贾学鸿;《庄子》结构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剑虹;自然与自由:庄子身体观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凤;《庄子》灵性关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智;庄子基于怀疑论的反智主义[D];苏州大学;2008年
3 冯登立;庄子生死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焦中卉;老子与庄子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卫静;庄子天下篇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6 崔胜军;庄子的社会批判思想重释[D];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
7 姚高峰;试论《庄子》的审丑之维[D];苏州大学;2009年
8 谢静静;试论庄子之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雷吉振;庄子无为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蒋学飞;论庄子对人生困境的超越[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60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6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