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新科学》与“审美文化”
本文选题:美学 切入点:Aesthetics 出处:《求索》2010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上世纪末出现的"审美文化"中的"审美"一词源于"Aesthetics"的日文意译"美学",但后者本身就歧义丛生。鲍姆嘉通用希腊文"Aesthetics"来命名一门学科,本意是论证对感性的研究有价值,但他用"美"来为感性价值正名,引起诸多混淆;维科在《新科学》中没有使用类似的词汇,却为文学所表达的先于反思的感性价值做了有力辩护,对西方现代美学影响深远,也与中国诗学相契合。当下流行的"审美文化"实际上多指"时尚文化"或"艳文化",其内涵与"美学"的核心价值缺乏学理关联。
[Abstract]:In the end of 0th century, the term "aesthetic" in "aesthetic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the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aesthetics" of "Aesthetics", but the latter named a subject in terms of ambiguity. Baumgart's general Greek word "Aesthetics" was intended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the study of sensibility. But he used "beauty" to correct the name of perceptual value, which caused a lot of confusion. Vicko did not use similar words in New Science, but made a powerful defense for the perceptual value expressed in literature before reflection,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Th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actually refers to "fashion culture" or "colorful culture", and its connotation is lack of theoretical connection with the core value of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09YJC751076)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课题(CX09B_043R) 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时间意识与经典小说的意义阐释”(09SJB750023)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余虹;;论“禅”与“道”的“心性”之美[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周伟业;试论《人间词话》的对待思维模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吴家荣,许心宏;过程即目的:对生存悲剧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7 王顺中;;试析王国维的天才论[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张旭曙;西方哲学美学古代形式观念综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胡志明;;尼采与卡夫卡:现代世界两个孤独的行走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潘啸龙;;关于《九歌》二《湘》的神灵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晓鸣;;希腊女神的女人角色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5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万娜;;现代性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视角[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周春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历史透视[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杨彦斌;李建森;;论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实践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9 智广元;;老子之“道”与现代科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9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高皓s,
本文编号:1587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8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