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西方美学研究的一部力作

发布时间:2018-03-09 22:25

  本文选题:西方美学 切入点:德国古典美学 出处:《文史哲》199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方美学研究的一部力作李丕显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西方美学的研究业已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既有通史的研究,,也有断代的研究;既有国别的研究,也有世界范围的研究;既有重于历时性的分析,也有重于共时性的分析;还可以从一个国家、几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几个时代,或...
[Abstract]:Li Pixia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western aesthetics, in recent years,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western aesthetics has taken on a diversified trend: both the general history and the dynasties,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There is both an analysis tha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diachronic analysis and an analysis tha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synchronic one country, a few countries, or a time, a few times, or.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研所
【分类号】:B8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纪;;灵魂观念在西方美学中的嬗变[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朱立元,苏保华;勤学勤思 走自己的路──朱立元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0年03期

3 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J];文史知识;2000年01期

4 汪粼波;张明艳;;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5 邵鸿雁;;西方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中国之“味”[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6 邹玲平;;浅谈中国“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对西方美学困境的启示[J];教师;2010年02期

7 武乾;试论美感的性质[J];哲学研究;1981年05期

8 常谢枫;挣脱美与用的困扰[J];文艺研究;1991年04期

9 ;中国美学是范畴美学[J];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04期

10 傅谨;民族美学资源的价值及其利用[J];文艺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德胜;;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全国美学会议学术报告会结束继续分组讨论美育等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7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刘家友;;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描述质性初探——中国传统美学在中西文化相碰撞初期何啻转向心理美学而未转向哲学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谢金良;;转型时期审美文化研究如何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郭昭第;;美学的学科困惑、根源及策略[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2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3 王德胜 唐善林;多视角的整合研究[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祁志祥;读《西方美学范畴史》与《中国美学范畴史》[N];美术报;2006年

5 金元浦;“寻宝”的足迹[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肖鹰;读书,需要一种境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张贵勇;经典与读书经济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9 林木;当代新品饰雅室[N];中国商报;2006年

10 宋波;宁静以致远[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高奋;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6 陈振华;古典与现代[D];厦门大学;2008年

7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郝春燕;王朝闻审美关系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建梅;哲学、历史视野下的两宋词人心灵史[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正华;重省·接受·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m8;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4 段立宪;当代西方美学发展趋势[D];兰州大学;2007年

5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振;对《东方杂志》中的美学文本的整理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屈凯;20世纪西方文本意义的阐释模式[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房玉柱;论康德“想象力”的二重结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90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90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