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艺术:体验论美学对认识论美学的挑战——评王岳川《艺术本体论》

发布时间:2018-03-17 23:09

  本文选题:艺术本体论 切入点:体验论美学 出处:《当代文坛》199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 本体论话题自80年代中后期在文艺理论界、美学界提出以后,便力图跳出认识论文艺学的框架重新建构文艺学、美学体系。但过去的文学本体论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1.将艺术本体论局限为新批评
[Abstract]:Since 80s, when the topic of ontology was put forward in the field of literary and art theory, the aesthetic academic circles have tried to re-construct literature and art beyond the framework of epistemological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 system. But the literary ontology of the past has serious theoretical defects in at least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1.Confine art ontology to new criticism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本体反思与重建——人类学文艺学论纲[J];当代电影;1987年01期

2 朱国庆;艺术本体论[J];文艺评论;1986年06期

3 邢崇;;论席勒审美假象说[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4 徐亮;再现,表现,还是显现?——关于艺术本体论的一个探讨[J];文艺研究;1987年05期

5 马德富;钱钟书文艺观初探[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岳川;;当代美学核心:艺术本体论[J];文学评论;1989年05期

7 王坤;生命的精神化[J];读书;1995年04期

8 尹旭;文字的制约与心画的冲击[J];文艺研究;1992年05期

9 黄永健;;情与意:艺术本体论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吴永强;;现代视觉艺术与现代文学理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莉;;艺术本体论新解(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蓝爱国;精神救赎的本体之旅[N];文艺报;2005年

2 解芳;本体追问与精神突围[N];文艺报;2006年

3 宋文翔;开放的胸襟比什么都重要[N];美术报;2011年

4 孙振华;重建艺术社会学[N];文艺报;2003年

5 胡继华;艺术碎片世界之中的本体重构[N];文艺报;2004年

6 乔焕江;走向艺术经验的美学[N];文艺报;2008年

7 潘公凯;领悟 自信 自觉[N];人民日报;2004年

8 赵奎英;美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N];文艺报;2003年

9 欧阳友权;我们去哪里触摸文艺学前沿?[N];文艺报;2005年

10 宋继瑞;展望:“玩转”石头的观念雕塑家[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3 王鹏英;二程理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ma伟;关注艺术终极视域[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文波;席勒“游戏冲动”的三种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叶磊蕾;象征:作为中介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静;苏珊·朗格的艺术本体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沈丽艳;从体验到理解之路[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李超;梁宗岱与中国现代“纯诗”理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高亦平;纪实摄影的传播学探索[D];浙江大学;2007年

8 段超;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身体政治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孙海凤;审美理解与艺术真理[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彭建华;论美育与情感解放[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6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26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c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